吕梁市学生资助办理指南

来源:吕梁市教育局 更新时间:2025-10-31

一、政策介绍

根据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由国家财政提供资金,教育部门组织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具体政策有:

(一)学前教育

政府资助。对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在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

(二)义务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补助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其中,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25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500元;非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625元,初中生每生每年750元。

(三)普通高中教育

国家助学金。资助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3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在1200-3500元范围内确定,可分为2-3档。

免学杂费。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原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对在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民办普通高中就读的符合免学杂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公办普通高中免学杂费标准予以补助。

山西省教育扶贫个人资助账户。资助具有石楼县、临县、兴县户籍和正式学籍的普通高中三年级且2025年被高校正式录取的原建档立卡学生。学生个人资助账户由两部分构成,即专项资金拨付和受助学生家庭储蓄资金。受助学生家庭向储蓄账户提前存入200元后,方可享受教育扶贫个人资助账户的资助。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800元,两项共计1000元。用途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日常生活费用,每生只能享受一次。

(四)中等职业教育

国家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技能表现等方面特别优秀的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二年级()以上在校生,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国家助学金。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年级学生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纳入资助范围)。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300元(具体标准由各市县结合实际在1200-3500元范围内确定)。

免学费。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在校学生。职业高中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免除学费;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学校按照每生每年2500元的标准免除学费,普通中专体育、艺术类专业按照每生每年4000元的标准和实际学制免除学费。

基层就业学费补偿。普通高校2017年及以后年度毕业的应届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我市内艰苦地区(交城县、交口县、石楼县、中阳县、柳林县、离石区、方山县、临县、兴县、岚县)基层单位(岗位)就业,连续不间断服务满3年予以学费补偿。补偿标准为每生每年 4000元,补偿三年。不包括定向生、委培生以及在校期间已享受免除学费政策的学生。

二、认定对象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印发〈山西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晋教财﹝2019﹞99号)等文件精神,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家庭经济因素、特殊群体因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突发状况因素、学生消费因素、其它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因素等6大类可能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确定特殊困难学生、一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突发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种认定类型:

1.特殊困难学生,指学生属于扶贫部门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民政部门认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特困救助供养人员、孤弃学生,残联认定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子女,烈士子女等。

2.突发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指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意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等情况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3.一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指除特殊困难学生和突发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外,学生及其家庭没有能力提供或仅能部分提供其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支出的学生。

三、办理流程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印发〈山西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晋教财﹝2019﹞99号)等文件精神,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由学校成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组织实施,成员包括“学校(园)领导、资助工作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

学生入校后,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和受助学生评选工作。具体流程是:

(一)提前告知。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前向学生或监护人告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事项,同时宣传相关学生资助政策。

(二)个人申请。学生本人或监护人自愿提出申请,如实填写综合反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认定申请表,并按时向学校提交。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弃学生、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残疾人子女等情况学生,需提交相关佐证材料,由学校核对,复印件由学校存档备查。申请人应当对提交申请的信息和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三)学校认定。学校认定小组于每学年开学后30日内受理学生申请,对学生或监护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依据民政、扶贫、残联等部门提供的贫困家庭相关信息数据,综合考虑学生日常消费情况以及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因素开展认定工作并确定资助档次。学校可采取家访、个别访谈、大数据分析、信函索证、量化评估、民主评议等方式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度。

(四)结果公示。学校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名单,在适当范围内、以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适当方式予以公示,接受监督并及时回应有关认定结果的异议。公示时,严禁涉及学生家庭及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

(五)建档备案。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最后确定的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连同学生或监护人提交的《申请表》、相关佐证材料复印件等资料按学年整理装订,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并按要求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的认定工作应于当年年底前结束。


助学贷款办理指南

一、政策介绍

1.什么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高等教育阶段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含预科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监护人等)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2.贷款额度及用途

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0000元,不低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5000元,不低于1000元。学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

3.贷款期限

最长贷款期限:剩余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

二、申请条件

1.申请学生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国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学籍: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全日制新生(含预科生)或高校在读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

3)户籍: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共同借款人户籍原则上均在本县(市、区);

4)家庭情况:人及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基本支出;

5)其他:当年没有获得其他国家助学贷款。

2.共同借款人应符合哪些条件

1)与借款学生的关系:原则上应为借款学生的父母;如果借款学生父母由于残疾、患病等特殊情况丧失劳动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的,可由借款学生其他近亲属作为共同借款人;如借款学生为孤儿,共同借款人则为其监护人,或是自愿与借款学生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的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年龄:如共同借款人不是学生父母或其监护人时,应为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3)户籍: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共同借款人户籍均在本县(市、区);

4)其他:未结清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高校助学贷款)的借款学生不能作为其他借款学生的共同借款人;如借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时未满16周岁,共同借款人应为其监护人。此种情况下,办理贷款时需要提供相关监护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借款学生与其监护人户籍不在同一县(市、区),原则上应在学生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

三、办理流程

1.在哪儿可以申请贷款

首次贷款时,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需要一起前往双方户籍所在地的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办理。具体贷款受理时间以各地公布时间为准,可咨询所在地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

续贷时,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任何一方持相关材料到原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办理,也可以通过学生在线系统或国家助学贷款APP进行线上操作。

2.首次申请办理流程及申贷材料

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需携带以下申贷材料,前往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办理手续。

借款学生与共同借款人各自的身份证原件、户口簿原件;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原件或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提前通过学生在线系统或国家助学贷款APP完成注册并完善个人信息,提交申请后导出《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

未进行预申请,但确因家庭经济困难需要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需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表》。

5)温馨提示

部分地区可能会要求提供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一份,请提前向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咨询,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可提供申贷材料扫描上传服务;如果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户口不在同一本户口簿上,需携带双方户口簿原件。

6)持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受理证明》前往高校报到,并请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老师于当年1010日前录入电子回执。


吕梁市学生资助热线电话

序号

/县(市、区)

热线电话

1

吕梁市

0358-8355215

2

交城县

0358-3552091

3

文水县

0358-3034050

4

汾阳市

0358-7289676

5

孝义市

0358-7627367

6

交口县

0358-5440069

7

石楼县

14797418521

8

中阳县

0358-5300506

9

柳林县

13393589001

10

离石区

0358-8218829

11

方山县

0358-6099978

12

临县

0358-2309456

13

兴县

0358-6450108

14

岚县

0358-672700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我们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   吕梁市政府政策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政策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