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1423LL00100/2025-56079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2025年07月15日
标      题: 吕梁市教育局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通知
发文字号: 吕教发〔2025〕15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5日

吕教发〔2025〕15号

吕梁市教育局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市直各学校: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以及国家、省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和思政工作的重要举措,统筹推进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全面增强思政育人效果,现就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以点带面、分层分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协同合作,注重资源整合,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按照《2025年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任务清单》,加强全市学校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分类指导,建立纵向各学段层层递进、横向各课程密切配合和有效贯通,切实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有效性,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二、主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协同机制

1.吕梁市教育局组建区域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积极整合吕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全市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力量,定期开展各项活动。

2.努力推动全市公办—民办中小学校思政课建设共同体建设,在已有体系的基础上,督促指导全市范围内关联学校的活动开展。

3.积极开展试点市、县(市、区)和试点校创建活动,进一步打破学段壁垒,强化家校共育。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通过项目拉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善用“大思政课”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以良好的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以及家庭氛围助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

4.山西医科大学和吕梁市教育局共同承办,吕梁大中小

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配合,组织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各级各类学校相关人员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专题会议,共同研讨各项工作。

5.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吕梁教指委成员严格履行职责,吕梁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配合,每学期至少到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调研、听课和督导1次,形成对全市改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的建议,年底前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全省共同体。

6.吕梁市教育局严格落实省教育厅《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开展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表备案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市直各学校思政课进行抽查。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负责对属地中小学校思政课进行检查,吕梁市教育局将根据检查情况进行不间断抽查。

(二)开发和拓展课程资源

1.由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市直各学校提出申请,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吕梁教指委指导下,全市建设涵盖红色教育、传统文化、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以及社会治理等内容的20个左右“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2.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市直各学校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深入挖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本地历史、文化、红色等资源,积极开发地方精品课程,广泛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和研学实践活动,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

3.吕梁市教育局牵头,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市直各学校按照工作职责,积极参与编写《吕梁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南》,并在全市范围发行和使用。

4.以申报教育部组织的“基础教育精品课”活动为契机,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市直各学校分单元遴选优质思政课参加评选。同时,积极开展每学期“开学第一课”或“同上一堂课”活动,选送优质课上报吕梁市教育局,市级层面进行评选后推荐至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

5.积极参加山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组织的思政课优秀教案、优秀讲义、优秀课件等征集活动,吕梁市教育局组织,指导市直各学校选送工作,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负责所属学校的遴选,上报吕梁市教育局并择优推荐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推广。

6.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协调联系属地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各类思政活动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词和党史档案等资料的共享。

7.各级各类学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各学段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课程体系。

8.各级各类学校要以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开学、毕业典礼等为契机,以论坛、讲坛、讲座、报告、校园文化等为主要形式,精心设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系列品牌主题活动,一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三)补齐和建强教师队伍

1.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配备比例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采取社会招聘、校园招聘、校内转岗、人才引进等方式,不断补充专职思政课教师,特别是小学段思政专职教师的配备;要通过聘请大国工匠、科学家和英雄模范等榜样人物不断充实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确保小学专职教师配备比例达到70%以上,初高中配齐专职教师,市属两所高校严格按照师生比1:350配备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开好思政课打好基础。

2.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模式,充分运用学历提升、访学研修、挂职锻炼、名师工作室培养、专题训练营等手段,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要通过集中教研、集体备课等方法,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备课质量。吕梁市教育局、吕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将共同组织全市部分骨干教师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同时,积极与山西医科大学合作,定期培训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师,所有教师每三年轮训一次,提升广大思政课教师的认识和能力。

3.吕梁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思政课教师积极参加山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开展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展示活动,充分发挥获奖教师作用,积极开展教学观摩、集体备课和思政课建设评估等工作。

4.吕梁市教育局开展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基本情况调研工作,进一步掌握全市思政课教师情况;补充和完善“吕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

5.市、县两级教育部门要深化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体系改革,在人才引进、学科发展、人员经费投入、教学资源使用、评优表彰及职称评定等方面充分体现思政课教师的地位作用,给予积极的政策倾斜。积极推进实行职称评审单列,突出专业水平、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导向。

(四)打造和推广教学成果

1.积极参加山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组织的“信仰之光”主题系列活动,加大推广力度;参加“晋脉传承”系列活动,开展“文物里的思政课”“非遗里的思政课”“典籍里的思政课”“田街厂矿里的思政课”“实验室里的思政课”等特色活动;参加“百人说三晋”大讲堂活动,开展非遗传承人、劳动模范、时代楷模、优秀教师等进校园活动。

2.市、县两级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深入挖掘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功能,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用好《英语周报》《语文报》《数理报》等优质教辅出版资源,开展英语、语文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

3.积极实行校内外实践基地联动,市、县两级教育局组织各级各类学校会同新闻媒体开展“新闻一线”思政课线下体验和人物访谈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悦读 明理 笃行”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实现"线上听读、线下阅读、实地打卡"的有机融合;广泛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4.由市、县两级教育局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向山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推荐一批思政精品课,持续推进“何以山西”大中小学思政精品课资源库建设,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5.山西医科大学、吕梁市教育局、吕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积极配合,自定主题编撰六个学段一体化课件、讲义、教案、教学视频等资料,每学期不少于1个主题。 市、县两级教育局组织所属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加山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开展的科研活动,推动我市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高质量论文。

6.市、县两级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在山西医科大学和吕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在自身网站主页、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设立专栏(名称应突出地域特色,着力打造品牌),报道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将产生的一批教学教研成果积极推送国家、省主流媒体,加大成果的总结和宣传力度。

三、相关要求

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市直各学校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成立相应机构和指定专门人员,一把手要亲自安排部署,抓实落地各项任务,要确定1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要做好经费保障、资源开发、课程建设等配套工作努力形成一套工作机制、孵化一批品牌活动打造一批示范课程、产出一批优质课程资源、形成一批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定期调度、督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整体评价。

吕梁市教育局

2025年7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我们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   吕梁市政府政策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政策研究和信息服务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