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423LL00100/2021-22136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发文机关: |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1年11月20日 |
标 题: | 吕梁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 | ||
发文字号: | 吕政办发〔2021〕65号 | 发布日期: | 2021年11月20日 |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印发吕梁市“十四五”新基建规划
等22个市级专项规划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吕梁市“十四五”新基建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新业态规划》《吕梁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高品质生活建设规划》《吕梁市“十四五”非常规天然气利用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规划》《吕梁市“十四五”能源革命及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新装备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新材料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新产品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转型综改试验重大改革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吕梁市“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2021-2025年)》《吕梁市“十四五”“六最”营商环境建设规划》《吕梁市农业现代化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划》《吕梁市“十四五”“一带一路”开放型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等22个“十四五”市级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吕梁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区域概况
1.自然地理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黄土高原东部、黄河中游,东西最大宽约110km,南北长约220km,国土面积约2.1万km?。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全市地势总体呈中间高、两翼低,区内地形可分为西部丘陵区、中部山岳区、东部平川区。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岳区和丘陵区面积占比93.4%,平川区面积仅占6.6%。
全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01.7mm,降水偏枯且时空分布不均。空间上,山岳区降水较多,并向两翼递减;时间上,年内分配不均,6—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65%—75%,年际变化较大,多雨年份和少雨年份降水量相差2—3倍。
全市境内沟壑密度大、水系发达,河流以吕梁山脉为轴线向两侧延伸,分别汇入黄河与汾河,黄河水系流域面积占65.6%,汾河水系面积占34.4%。全市共有大小沟道17.6万条,其中沟长1km以上的沟道1.3万条。全市流域面积1000km?以上的河流有9条,其中黄河水系5条,分别为岚漪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屈产河,汾河水系4条,分别为岚河、磁窑河、文峪河、双池河。
2.经济社会
全市现辖1区(离石)2市(孝义、汾阳)10县(交城、文水、兴县、岚县、临县、方山、柳林、中阳、交口、石楼),150个乡镇、街道(91镇、45乡、14个街道),2484个行政村(居委)。
截止2020年底,全市常住人口339.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1.2万人,城镇化率53.3%,人口密度平均162人/km2。
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538.0亿元,三产结构为4.9:59.5:35.6。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5257元。全市耕地面积788.0万亩,2020年实际灌溉面积163.7万亩。
3.水资源及开发利用
根据1956—2016水文系列,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01.7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9亿m3,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3.7亿m3。全市人均水资源量371.2m3,与山西省人均水资源量基本持平,是全国的19%。
供用水量。2020年全市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为5.9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3.41亿m3,地下水供水量1.99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0.52亿m3;农业用水2.84亿m3,工业用水1.09亿m3,生活用水1.12亿m3,生态环境用水0.86亿m3。
用水水平与效率。2020年全市人均用水量174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38.5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9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91L/d,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59L/d。
(二)“十三五”水利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吕梁市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水利建设实现重大跨越,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水利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为全市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1.农村饮水安全助力脱贫完胜
“十三五”以来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共投入资金9.29亿元,新建改造2644处工程,巩固提升了2991个自然村、173.4万农村群众(其中包括2021个贫困自然村、35.3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条件;维修1050处工程,消除了1187个自然村、77.4万人的饮水安全隐患问题。经过努力,6个国定贫困县、4个省定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100%,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96.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1.7%。同时,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组织开展3轮调查评估和2轮“回头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改革,促进饮水工程良性运行。2021年5月,吕梁市水利局被水利部授予“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河长制改革系统推进
深化河长制改革,印发《吕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出台六项工作制度,明确129条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河长,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工作体系,创建“河长制+”工作模式,实施市检察院和市公安局驻市河长制办公室联合机制。在全省率先打造智慧河长管理模式,开发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引进无人机构建智能巡河体系。制定河长巡河实施方案,各级河长每年巡河5万人次以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河、“清四乱”专项行动,确认并整改“四乱”问题近300处,清理河道垃圾底泥212.8万m3,清理河道长度3457.8km。各项措施有力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2021年1月,吕梁市水利局被水利部授予“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突出
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河流治理,河流面貌焕然一新。利用国家资金实施中小河流河道治理项目21个,批复投资7.78亿元,已下达资金4.71亿元,治理河段长度138.6km。利用市县财政资金重点实施了13个城区段河道综合治理,协调推进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其中吕梁新区北川河治理一期工程投资11.36亿元,治理长度11.7km,东川河蓄水改造工程已建成25座液压坝和656米喷泉水帘景观。汾河流域吕梁境内生态修复工程、三川河湿地建设工程、南川河中阳段河道治理工程等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具备开工条件。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显著
大力实施国家、省级重点水土保持治理项目,并整合有关部门水土保持项目,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治理,综合治理步伐加快,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十三五”期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66.2万亩,淤地坝除险加固108座,坡改梯5.37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371.8km2。坡改梯项目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截止2020年底,全市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458万亩,治理率66.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吕梁在淤地坝安全运用及建设管理方面改革创新、勇于实践,探索形成了切合实际的顶管穿越法修复水毁涵洞等四种淤地坝除险加固新模式。2020年10月20日,山西省水利厅在柳林县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将吕梁的四种新模式树立为标杆,推广向全省。
5.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以《吕梁市现代水利发展规划》为核心,逐步完善水利发展规划体系。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8年3月正式印发《吕梁市现代水利发展规划》,初步形成未来10-15年全市“三网并重、八水兴吕”的战略思路,系统梳理了水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同时,由《吕梁市“十三五”水利扶贫专项规划》《吕梁市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汾河流域吕梁市生态景观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相互补充,我市具有晋西山地、革命老区特色的现代水利发展规划体系逐步构建。
6.水利基础设施保障更加有力
水资源配置工程短板加快补齐,供水网络体系不断完善。中部引黄县域水网中仁坊、寺家庄、花枝3座调蓄水库已开工建设,龙门供水工程全线通水,千年水库完成全部建设任务,横泉水库供水管网、汾河水库引水、阳坡水库引水等一批水资源配置管网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加强了黄河水、当地水的优化配置。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新增灌溉面积1.0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0万亩。水旱灾害防御取得全面胜利,“十三五”期间全市未出现防汛安全责任事故。扎实推进水库库区移民后期扶持保障工作,实施了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共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5662.08万元。“十三五”期间共完成水利投资53.2亿元,有效保障了基础设施建设。
7.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三条红线”刚性约束,2020年用水总量为5.9亿m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1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9,全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和岩溶大泉的保护监管,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区域岩溶泉水取用量,促进泉水出流量逐步恢复稳定、地下水位持续回升。2020年10月,市政府印发《国家节水行动吕梁实施方案》,大力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8.水利行业监管效能进一步增强
全面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吕梁市柳林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吕梁市河道管理条例》颁布施行,其中《吕梁市柳林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成为我市授予立法权以来出台的第一个实体性地方法规,法治水利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推进农村水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农业水价、水利投融资、水利市场化、水管单位体制六项改革任务,其中汾阳列入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建设试点县。持续推进水利“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厘清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的职责,市局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由38项精简到13项。数字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河长制平台、地下水资源监管平台、13个县级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等,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如期完成(见表1)。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前期发展存在不足和外部环境变化,吕梁水利发展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妥善应对、转危为机。
一是资源环境管控要求更高。我市水资源十分贫乏且时空分布不均,现状水资源保障程度与经济社会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当前全国资源环境管控不断加强,黄河流域有关省市水权意识愈加强化,对全市水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滞后局面形成一定压力。
二是生态治理修复难度增大。全市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难度小、工程见效快的水土流失区和综合条件好的中小河流已基本得到治理,后续治理难度加大。我市黄河流域和汾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的任务较为繁重。
三是水利工程管理和水行政执法有待加强。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现象较为普遍,运行维护投入不足,影响水利工程功能和效益的充分长效发挥。水行政执法水平不高,存在监督指导不到位、职责边界不清晰、执法不严格不规范、执法力量不强等问题。
四是水利建设投入仍然不足。水利建设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带动,投资渠道单一,水利总投资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不到2.8%,水利建设资金增量不显著。水利投入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全社会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活力需进一步激发。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水利工作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西省“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的机遇期,也是全市推进创新吕梁、绿色吕梁、开放吕梁、法治吕梁、幸福吕梁“五个吕梁”建设、实施“四三战略”、打造“九大基地”的攻坚期,对“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和水利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1.落实新阶段治水管水思路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水利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水利发展方式开启深刻转型、治水管水思路发生革命性转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水利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涵盖重大工程建设、国家节水行动、优化水资源配置、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水旱灾害防御、河长制湖长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等众多方面。
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我市全境都属于黄河流域,落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和水利发展的重中之重。
3.“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现实要求
2017年6月21日至23日和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山西视察,都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努力建设美丽山西,吕梁水利发展与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深度对接,全面推进“吕梁山汾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努力建设美丽吕梁。
4.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山西与京津冀地区联动发展、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等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的实施,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同时,我市正以建设市域中心城市、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为定位,围绕转型出雏型,聚焦“六新”突破,全面实施“四三战略”,着力打造“九大基地”,推动建成创新吕梁、绿色吕梁、开放吕梁、法治吕梁、幸福吕梁。随着高质量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我市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加强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按照“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要求和“蹚出转型发展新路”的战略目标,以加强水安全保障为主题,以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全力推进骨干水网建设、供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保护修复、水土流失治理、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利信息化重大项目,着力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加快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打造“九大基地”、建设创新、绿色、开放、法治、幸福“五个吕梁”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2.规划原则
——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密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安全保障问题,加快完善城乡水资源配置格局和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幸福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发展成果共享。
——坚持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继续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河湖生态修复等措施,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空间均衡、协调发展。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形成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统筹城乡和区域各板块,统筹水供给保障、水灾害防御、水生态治理、水管理改革各环节,统筹工程与非工程各措施,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两手发力”为保障,着力创新水治理体制,着力完善水治理制度,着力提升水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水利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推动治水思路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实践创新。
(二)规划期限及依据
1.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十四五”时期,即2021—2025年。规划就全市水利领域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改革任务等工作开展顶层设计,并就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展望。
规划范围为吕梁市全域,含市辖1区(离石区)、2县级市(汾阳市、孝义市)和10县(文水县、交城县、岚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总面积为2.1万km2。
2.规划依据
(1)主要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农田水利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山西省水工程管理条例》
《吕梁市柳林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
《吕梁市河道管理条例》
(2)有关政策文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对我国水安全问题所作的的重要讲话(3·14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2017年6月和2020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中共山西省委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共吕梁市委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吕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山西省人民政府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加快实施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决定》
2021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及水利部有关乡村振兴、河湖管理等工作会议精神
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山西省水利厅“五水综改”工作专题部署会议精神
中共吕梁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3)主要规划成果
《吕梁市现代水利发展规划(2016-2030年)》
《汾河流域吕梁市生态景观规划(2020-2035年)》
《山西大水网规划》(2011年印发实施)
《山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2015-2030年)》
《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吕梁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规划(2020-2035年)》
《黄河流域重要河段河道采砂管理规划(2020-2025年)》
《中部引黄工程总体规划》
《吕梁市西山沿黄地区黄河水利用规划》
《吕梁市洪水灾害防御监测预警体系总体规划》
《山西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黄河干流采砂实施方案》
《国家节水行动吕梁实施方案》
《吕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
(三)发展目标与指标
在已批复的《吕梁市现代水利发展规划》格局下,基于“十三五”水利发展成就和最新形势,面向国家、区域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要求,拟定全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见表2)。
到2025年,初步建成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经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水利支撑保障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基本形成,水资源承载能力及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取得新成效,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初步建成;水旱灾害防御工程提档升级,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更加完善;以“五水综改”为引领的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水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水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到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完成山西省下达的考核指标。预期新增供水能力2.4亿m?,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2%以上,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稳定在95%以上,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72.5万亩。
展望到2035年,支撑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多源供水网络更加健全,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基本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汾河、黄河、三川河建设成造福全市人民的幸福河,为全市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四)规划总体布局
“十四五”时期,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四为四高两同步”奋斗目标和“蹚出转型发展新路”总体部署,围绕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建设市域中心城市等定位,实施“三河两网二十库,一山五水四统筹”重点工作。“三河”指汾河、黄河、三川河及重要支流综合治理,“两网”指市域供水骨干网络和水利智能监测预警网建设,“二十库”指20座调蓄库和城镇及工业供水水库建设;“一山”指吕梁山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五水”指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四统筹”指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统筹当地水和引黄水、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工程和非工程措施。通过全面实施水安全保障重点工作,构建人口、经济与水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区域发展格局,推进吕梁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1.西部沿黄水土保持与生态文化发展区
包括兴县、临县、柳林、石楼4县,属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发展定位为生态文化旅游带。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中部引黄水网及沿黄提灌工程的建设等,增加供水能力;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强沿黄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强化天桥泉域水资源保护,发展设施农业或特色农业,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防洪工程提档升级,加强山洪灾害防治。
2.东部平川供水保障与生态景观建设区
包括交城、文水、汾阳、孝义4县(市),属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发展定位为新兴产业集聚带、粮食生产功能区。通过中部引黄水网建设、柏叶口水库与文峪河水库联合调度等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供水安全保障,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以水定产、量水而行,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引领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结合汾河流域生态景观建设,统筹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水文化与景观建设和河源及生态敏感区生态保护,强化郭庄泉域水资源保护,开展水资源水生态水灾害综合治理。
3.中部山岳生态保护与产城融合支撑区
主要包括离石区、中阳县、方山县,辐射带动岚县、交口,其中离石属省级重点开发区,中阳属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岚县、方山、交口属省级限制开发区;发展定位为现代服务业产城融合带、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优势区。加强吕梁山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强水源涵养,强化柳林泉域水资源保护;通过中部引黄水网建设及峪口沟水库等重点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支撑产城融合发展;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以中小河流治理为引领,推进城区段河道综合整治,加强山洪灾害防治,提升防洪保安水平。
四、重大任务
以全面加强水安全保障为主题,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契机,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统筹当地水和引黄水、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十四五”期间重点聚焦供水骨干网络、城乡供水保障、水生态保护修复、水土保持、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利信息化等六大领域,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一)构建市域供水骨干网络
在加强节水的基础上,优化全市水资源配置,结合中部引黄工程和现有骨干供水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的市域供水骨干网络,为“九大基地”建设提供可靠的工农业用水保障,打造系统完备的供水安全保障格局。
1.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
(1)水资源需求态势分析
①生活需水态势。目前全市城镇化率为53.3%,低于全国平均63.9%和全省平均62.5%的水平。未来5年内,全市在人口增长的同时,城镇化也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根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预测成果,2025年全市城镇化率将达到62.3%。人民生活水平仍处于快速提升时期,在加强节水的同时,居民生活需水量仍呈稳步增长态势。城镇化的发展,也将驱动建筑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其用水量将同步增长。
②工业需水态势。“十四五”时期,全市围绕转型出雏型,聚焦“六新”突破,打造铝镁和特钢新材料产业基地、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和酒文化旅游胜地、“数谷吕梁”大数据产业基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地、清洁能源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黄河板块旅游目的地、名特优功能食品生产基地、大健康产业发展基地等“九大基地”。总体来看,在加强节水力度、工业用水定额有一定降幅的基础上,工业产业规模大幅增加,工业需水将呈稳步增加态势。
③农业需水态势。已有灌溉面积,未来主要是加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降低亩均灌溉用水量,实现“地稳水减”。新增灌溉面积主要集中在中部引黄受水区共9个县(市、区)和西部沿黄提灌灌区,形成“地增水增”态势。总体来看,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有限,未来需按照“以水定地”的原则,加大节水力度,实现“地增水稳”。
④生态环境需水态势。生态环境需水包括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和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两部分。随着绿色吕梁建设的推进,城镇绿化、环境卫生、河湖补水等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将呈稳步增加态势。同时,要在坚守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用水红线的前提下,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实现人水和谐,保障河湖的生态安全。
⑤需水预测结果。预计到2025年,全市河道外需水量为8.32亿m?,较基准年(2020年)增加2.40亿m?。其中生活需水量(含居民生活、牲畜、建筑业、第三产业等需水)为1.43亿m?,较基准年增加0.31亿m?;工业需水量为2.25亿m?,较基准年增加1.16亿m?;农业需水量为3.30亿m?,较基准年增加0.46亿m?;生态需水量(含公共绿地需水、环境卫生需水及河湖补水)为1.33亿m?,较基准年增加0.47亿m?。
(2)水资源配置方案
以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约束,在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的范围内,按照“总量控制、以供定需”的要求进行水资源配置。
①分水源配置。按照“用足用好黄河水,合理利用地表水,限制开采地下水,积极利用非常规水”的思路进行水源调配。
对地表水,按照“有增有减、稳中微增”的要求进行配置,即对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山区,在保障河湖基本生态用水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地表水供水量;对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平川,利用中部引黄水逐步退减挤占的河湖生态环境用水,逐步整体减少地表水供水量。
对地下水,结合《山西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等的要求,全面实施综合治理,山区岩溶水、平原区孔隙水超采区实现采补平衡,全市地下水开采量呈减少态势。
外调水量包括中部引黄工程、西部沿黄提灌工程和引汾入岚等工程从汾河引水量,根据《中部引黄工程总体规划》和《吕梁市西山沿黄地区黄河水利用规划》等规划,外调水量逐步增加,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重要支撑。
到2025年,多年平均情况下,预测全市可供水量为8.32亿m?,较基准年增加2.40亿m?;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含外调水量)为5.88亿m?,比基准年增加2.47亿m?;地下水供水量为1.92亿m?,比基准年减少0.06亿m?。
②分行业配置。按“总量控制、优水优用”的原则进行配置。生活以地下水及当地优质地表水(含被外调水置换的当地地表水)为主,工业以外调水、再生水为主,农业以引(提)黄水、当地地表水为主,生态以当地地表水、再生水为主。
③生态水配置。平川四县现状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90%,通过黄河水等的置换,在需水量增加的情况下,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下降,有利于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山区基准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仅为22%,规划期略有提高,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2.推进全市供水骨干网络建设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十四五”时期推进国家水网建设的有关精神,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珍惜节约水、建好大水网、用足黄河水、修复水生态、确保水安全”的治水方略和全力推进大水网供水体系配套工程建设的要求,以中部引黄工程为引领,全力推进全市供水骨干网络建设,打造多源互济、互联互通、统筹调配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提升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
依托中部引黄工程,全力推进兴县、临县、离石、柳林、石楼、中阳、交口、孝义、汾阳九个县市区的配套水网建设。新建贝塔、老虎沟等调蓄水库17座,总库容0.76亿m?,配套建设泵站、调压池、输水隧洞和供水管线等。推进中部引黄工程其余8座调蓄水库前期工作。
巩固提升引横(横泉水库)入柳(柳林县)工程,统筹调配三川河水资源,打造方山、柳林供水干线。巩固提升引文(文峪河水库)入川(平川四县)、龙门引水工程,构建文水、交城骨干水网。巩固提升引汾(汾河水库)入岚(岚县)工程,加强岚县水网建设。将已建供水网络巩固提升工程与中部引黄工程县域供水网络相结合,打造全市供水骨干网络。
(二)提升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面向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对供水安全的需求,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同时,着力加强城镇供水新水源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与节水改造,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强化“多源互济”水源体系,进一步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1.新水源工程
按照“水量充足、水质安全、留有储备”的原则,加强城镇水源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多源化供水、全方位保障。
推进建设峪口沟、北寒沟等具有城镇供水任务的水库,进一步开发利用当地地表水资源,供城镇生活、工业等用水,完善城镇供水水源体系。
2.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稳步提升农村供水标准和质量。
①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夯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八条要求,对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要求标准,定期核查、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跟进解决,做到动态清零,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效持续巩固。
②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原则,以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区域供水规模化为发展方向,新建改造一批规模化供水工程和小型规范化工程;维修改造一批老旧工程,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东部平川区:依托现有规模化工程,通过水源置换、水厂扩容、工程并网、管网延伸等措施改造一批规模化供水工程,扩大工程覆盖范围,力争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
西部沿黄和中部山岳区:有条件的局部区域依托优质可靠大水源,新建规模化供水工程,可供水范围内原有小型工程全部并入新建工程供水管网;人口分散区域采取稳定水源建设、管网改造、自来水入户、水表安装改造、净化消毒设施配套、水源地保护等措施,重点推进工程标准化建设,提高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比例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③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系建设。依托现有市级农村供水工程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农村供水工程水量、水质实时自动监测、机电设备、管网漏损远程监控、计量设施远传控制等智能化功能,架设“用户—水管员—监管部门”服务交流平台,提高全市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提升工程管理服务水平,鼓励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创新中小型供水工程运营管理模式。探索将规模偏小工程以及分散式工程整体打包,实行委托代管,保障专业化维修养护。
3.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结合全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优特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需求,加强孝河、湫水河等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完善灌溉供水工程体系,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提升灌溉供水保障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沿黄提水灌溉工程和配套灌区建设。
4.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结合县域水网建设,推进地下水超采区节水、水源置换、地下水井封闭、中水回用等综合措施,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实现采补平衡。
(三)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紧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和山西省“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部署,以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重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预防、治理、涵养、保护、修复”综合施策,加快推进汾河、黄河、三川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价值,推动汾河、黄河、三川河成为造福吕梁人民的幸福河。
1.汾河流域生态景观建设
围绕汾河“风光美起来”总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开展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汾河支流生态景观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厂配套人工湿地建设,实现水清岸绿,恢复基流。
①汾河干流生态景观建设。实施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涉及汾河干流文水县界29.6km,包括河堤、护岸、湿地、景观建设等,先行打造水利长廊、文旅长廊、生态长廊,为汾河流域生态景观建设作出示范。推进孝义市3.7km汾河干流生态景观建设前期工作。
②汾河支流生态景观建设。实施汾河重点支流岚河、磁窑河、文峪河、段纯河等生态景观建设,包括河道综合整治、水文化水景观建设、河源及生态敏感区生态保护、河道生态防护林及水源涵养林、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等。结合自然资源条件,在河流两岸融合当地特色文化,建设自然风光带、滨河文化公园以及滨河湿地公园等,并对沿河跨河桥梁、水利设施和绿地空间进行整体性的景观提升。
2.黄河及重要支流生态保护与修复
推进黄河干流吕梁市界292公里沿线边山护岸林工程建设,结合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遗产廊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沿黄产业带建设,加强黄河干流生态保护与修复,保土增绿,提升生态系统质量。
开展岚漪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下游)、屈产河等重要支流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重点河道综合治理,在保障防洪的前提下,加强河流人工湿地建设,改善河流水生态,提升河道整体生态景观。
统筹水土保持、生态旅游、特色林果、黄河文化等资源,促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小流域综合开发,加快沟域经济发展。
3.三川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
结合吕梁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新城北川河治理二期工程、东川河蓄水改造工程等河道治理和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推进三川河吕梁城区段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打造亲水宜居环境。
结合市域供水骨干网络和新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实施柳林泉域地下水水源置换工程,加强水源涵养,促进柳林县“抖气河”生态景观保护和修复。
(四)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以侵蚀沟治理、坡耕地整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合理配置工程、植物、耕作等措施,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形成综合治理体系,维护和提升吕梁山区域水土保持功能。
1.侵蚀沟治理
在沿黄丘陵区、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等地区,继续实施侵蚀沟综合治理,重点建设淤地坝,形成以坝系为主,其他措施辅助的综合体系,使建设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治沟造地、坝地利用使建设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观,并促进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对病险淤地坝实施除险加固,使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效益。
2.坡耕地综合整治
在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等地区,继续加强旱作梯田建设,实施坡耕地综合整治,控制水土流失,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农业生产条件,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促进项目区粮食增产增收,改善项目区农民生活水平,并优先安排在坡耕地比例高、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及有利于当地特色产业开发的区域。
3.小流域综合治理
在交口县、岚县、临县、兴县等地区,结合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省级水土保持补偿费使用项目、精准扶贫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等,以黄土高原塬面保护工程、黄河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项目为依托,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规划,工程、林草和耕作措施有机结合,沟坡兼治,优化水土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退耕还林还草继续实施,持续改善生态,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由生态防护型向生态防护与经济开发相结合型的转变。
4.水源地涵养保护
对已建和规划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以一、二级保护区以外集水区域为重点,实施水库周边湿地、环库岸生态和植被的保护和修复,开展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建立库周水土保持生态缓冲带,推进库区及上游清洁小流域建设,营造水源地良性生态系统,维护水源地水质安全。
(五)实施水旱灾害防御提升工程
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水库清淤、除险加固、河道治理,消除病险隐患,全面提升防洪保安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升水旱灾害预警预报智能化、现代化水平。结合新水源工程和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提升抗旱应急保障能力。
1.水库清淤综合治理
打造水库清淤扩容与采砂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将部分淤积物分选为具有较高价值的建筑用砂石或有机肥料,实现淤积泥沙资源化利用,同时恢复有效库容、实现防洪达标。
重点实施文峪河水库、陈家湾水库、张家庄水库3个大中型水库清淤,提升防洪有效库容。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实施文峪河水库等14座水库的除险加固项目,消除水库安全隐患。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2座,小型11座。结合水库大坝安全状况检查,推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常态化。
开展中小型水闸的除险加固工作。同时,开展塘坝安全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完成塘坝除险加固工作。
3.河道防洪综合治理
推进以防洪为主的河道综合治理,包括河槽整治、堤防工程、清淤疏浚等,保障中小河流重点河段防洪达标。
①大河治理。除市界的黄河及汾河干流外,全市流域面积大于3000km2的大河为三川河干流和文峪河。以河床平整整治和新建堤防工程为重点,实施三川河干流柳林县段河道治理工程4段。结合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文峪河河道清淤、加固堤防等工程5项,全面提升河道行洪能力。
②中小河流治理。全市共有流域面积在200—3000km2的中小河流40条。以重点河段(县城段、工业园区段、乡镇段、人口较多的农村段)达到防洪标准为目标,开展新城北川河治理工程等河道综合治理项目20个,治理河长249km。
③山洪沟治理。按照“护、通、导”相结合的要求,结合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对流域面积小于200km2的顺会河、禹门沟等14条山洪沟进行治理。
4.加强洪水风险管理
加强重点城市洪水预报预警,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防御转变,全面提升洪水全过程防御能力。结合水利信息化建设,推进吕梁市洪水灾害监测站网和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开展洪水风险图编制,完善全市洪水灾害防御监测预警体系。
加强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以人口密集地区为重点,在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高山丘区群众主动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
5.增强抗旱应急能力
完善城镇多水源供水保障体系,鼓励条件充分的县(市、区)及重点城镇,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加强干旱监测预警、预报和指挥调度建设等,提高特大干旱、突发水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
(六)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
按照“强感知、增智慧”的思路,结合国家智慧水利战略部署、“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加强全市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推进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抓好资金拼盘和集中建设,打造具有吕梁特色的水利一张图大数据平台和综合应用系统,着力提升水利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1.水利信息采集和大数据平台
结合《吕梁市洪水灾害防御监测预警体系总体规划》,推进监测站网建设、洪水风险图编制和洪水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全域的水利信息采集网。
按照国家大数据战略,以全域信息采集网为基础,加强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系统构建水利大数据库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交换技术实现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与省地两级信息中心的有效连接、与现有数据系统的整合与衔接。
2.水利业务综合应用系统
围绕新基建项目,以洪水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为基础,整合已有的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地下水监控平台和山洪灾害预警平台,结合行政审批和办公自动化等需求,推进吕梁水利综合应用系统建设,提升水利管理与服务能力。
根据网络安全要求,提升与智慧水利建设全面融合的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更新改造安全防护产品,强化风险评估、渗透测试、危险防御、通报预警、追踪溯源等安全服务。
专栏6:水利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
1.水利信息采集和大数据平台 新建洪水灾害防御监测预警体系,包括由129条河道、31座水库、547座淤地坝及13县山洪灾害防治重点区域的检测预警设备组成的监测站网建设,洪水风险图编制和洪水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2.水利业务综合应用系统 推进吕梁水利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包括灾害监测预警、河湖管理、地下水监管、水利工程监管、行政审批和办公自动化等综合应用功能。 |
五、重点改革
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市场和监管两手发力,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聚焦监管薄弱环节,坚定不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市委领导下的市场化、法制化水利改革取向,统筹推进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体系,全面强化水资源、河湖、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监管,不断改革创新水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水治理能力。
(一)统筹推进“五水综改”
以“五水综改”为引领,统筹推进全市水利改革发展,努力实现治水体系和治水能力现代化。
1.开展水源改革,构建集约高效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水源是前提,进一步规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市域供水骨干网络建设和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税、价调节机制,形成各类水源优化配置新格局。
2.开展水权改革,培育公平有序的水权交易市场
水权是基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通过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促进水权交易流转、建立完善水权制度体系,构建权属清楚、权责明确、监管有效、流转顺畅的水权体系,形成与吕梁水资源禀赋相适应的水市场。
3.开展水利改革,实现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协同发力
水利是根本,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化治水兴水体系,为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更强动力。
4.开展水工改革,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
水工是支柱,强化政府对水利工程的水资源调度、防洪减灾、应急调水、抗旱调水等工作的指导、监督、监管。推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企业化、运行调度精准化、运行规程标准化、设施维护物业化“四化”管理创新,提高水工设施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5.开展水务改革,逐步实现水务产业一体化
水务是主业,拓展城乡供水一体化,贯通水务供排一体化,构建形成合理管制、有序竞争的水务产业市场,促进城乡水务提档升级。借鉴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和运营模式,以水务一体化为方向,研究吕梁水投公司、水管单位、设计院、工程局等市县有关单位的“五水综改”模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开展试点工作,研究打造适合吕梁水利特点的产业链水务投资运营商和具有行业领军力的一流水务旗舰劲旅,提升水务企业市场竞争力、资本运作水平和水务服务水平,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水利局的监督管理下,承担为全市提供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重要使命。
(二)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体系
根据“五水综改”涉及内容,结合吕梁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治水方面的需要,推进水利监管制度体系建设,提升水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1.完善涉水法规
建立健全“五水综改”吕梁市相应法规,配套出台相应政策,加强试点研究。结合转型优化用水结构,探索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水权管理、流域生态修复投建运管、河流生态补水、水利投融资改革等办法。探索重组构建一流的水工团队。探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城镇供排水一体化、水务一体化。
健全完善江河湖泊、水资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等监管重点方面的管控要求、管理办法和办法执行的配套事项落实办法,健全完善监督管理办法和办法执行的现代化监测、监控、计量、以及监管装备和线上线下监管业务平台等配套事项落实办法,建立健全管理责任人、监管责任人考核问责办法和责任主体奖惩办法。
根据水利新形势,适时出台市县相关法规,逐步实现全领域、全环节、依法依规、智能精细监管。
2.完善管理体制
(1)推进监督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吕梁水利管理和水务旗舰化投资运营监督管理的需求,推进水行政机关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事转企改革,推进市局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在市局党组的领导下,水利监管工作统一指挥、统一计划、统一要求、统一平台、统一管理,提升化解水事矛盾纠纷和涉水行政争议能力、水行政综合执法能力和应急综合处置能力,提升“放管服”水平。
(2)建立完善基层水利服务机构
根据吕梁水利管理和“五水综改”需求,建立完善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利站等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承担基层水资源、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职责。多渠道扶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化合作社等多元化基层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组织。
(3)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吕梁水利管理和“五水综改”需求,完成各县小型水库、河道堤防等产权归国家所有的小型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立“河库管理站”,建立三级责任体系,制定管理制度,制定管护经费落实办法。
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县级饮水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及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内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农村饮水工程用电、用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制定管护经费落实办法,制定供水水价,收取水费。
完成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主体,制定管护经费多渠道筹措落实办法,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发挥收取水费的既倒逼节水又补充工程管养经费作用,保证工程长期良性运行。
3.健全监管机制
(1)健全完善协同管理机制
推动市(县)间协调管理水事,批复实施柏叶口水库和文峪河水库联合调度方案、横泉水库调度方案、全市重要河湖生态水量调度方案,编制完成吕梁市防洪专项规划、水土保持专项规划、三川河流域水资源配置规划,推进编制吕梁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吕梁山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推进成立文峪河流域综合调度管理机构,在落实《吕梁市地表水跨界断面生态补偿考核方案》的基础上,推进建立跨市横向生态补偿办法。
推进水利部门与市县相关部门间联合协作。探索建立水行政专业监管与地方政府行政综合监管之间的共同监管机制。完善区域管理和流域管理之间的联席、报送等分区契合管理机制。完善水利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等部门联合监管机制,解决水生态空间保护、水生态环境修复、灌区末端管理等问题。完善水利行业上级重点监管和地方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分级监管机制,完善重点履职事项报送机制,加强履职情况逐级督查,加强考核问责。完善水行政执法与治安管理、刑事司法衔接联动机制,违法必究。
扩大宣传教育,提升公众水事意识,引导公众自觉参与水事行动,健全公众监督渠道及举报激励机制,引导公众参与水事监督。
(2)推进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
继续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落实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政策,优化投资结构,创新资金使用方式。
加大金融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在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用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等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允许以水利、水电资产及其相关收益权等作为还款来源和合法抵押担保物,拓宽水利项目融资渠道。
4.提升水治理能力
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发展。根据吕梁水利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水利科技的发展趋势,按照“顶层设计、联合攻关、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集成创新为重点,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农业节水灌溉和农村饮水安全、防灾减灾决策支持、城市化水问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产养殖、水利信息化等方面入手,开展专项课题创新性研究,提出相关研究成果,并适时示范推广。
提升水利应急综合处置能力,加强安全保障。以乡镇水利基层服务站和县乡抗旱服务组织建设为重点,完善水利应急机构、人员、物质等方面的建设。编制、修订、演练水利工程建设、城乡供水、洪涝灾害、农业生产救灾和突发水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全面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形成响应及时、操作简洁、措施高效、效果显著的应急救援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加强水量调度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机制。
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编制全市水利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质量监督和执法队伍等方面的发展规划,通过举办培训班、项目带人才、继续教育、交流学习等多种模式,在现有职工队伍中培养出一批专业能力过硬的专业人才。制定全市水利人才引进计划,出台相关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为吕梁水利人才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建立适应水利发展需要的人才激励机制,构筑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水利人才发展环境。
(三)强化节水和水资源监管
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全面建立节水评价机制,全面推行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节水评价标准,严格审查审批。以节水评价和计划用水管理制度为抓手,改革创新水价倒逼、水权驱动、税收引导、标杆引领的节水机制,以水资源管控指标分解和取水许可为抓手,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严格“三条红线”管控,发挥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促进吕梁人口、城市和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均衡协调发展。
1.开展节水行动
(1)健全用水管控要求
强化节水约束管理。健全市、县两级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体系,推动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建立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岩溶大泉保护。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在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刚性约束。
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审查、办理取水许可审批、延续、换发以及年度用水计划下达等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发布实施的各行业用水定额标准核算、核定许可水量和取用水户年度用水计划指标执行。
强化节水监督。将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引导重点用水单位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和用水效率评估,严格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水资源超采地区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计划用水全覆盖。建立市、县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节水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2)加强用水监管
涉用水项目建成前,严格规范执行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督检查,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推行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制度。
涉用水项目建成后,严格规范执行计划用水管理办法,落实用水单位年度用水计划核定下达制和月份用水计划报备制。鼓励年用水总量超过10万m3的企业设立水务经理。加强用水计量,结合灌区改造、水价改革、水权交易等工作,督导督促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建立健全用水量在线采集系统(严重缺水地区和地下水超采地区要限期配套完善,新建、改扩建工程要同步建设),2025年,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全部实现斗口及以下计量供水,末级渠系进口应设置智能化供水计量设施,小型灌区根据管理需要细化计量单元,使用地下水灌溉的要计量到井,有条件的地方要计量到户。加强用水监督检查,针对计划用水管理、以及煤炭、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及用水大户的用水用途、总量、效率、定额以及用水数据真实性等方面,辅以水平衡测试等手段,开展监督检查,必要时开展用水专项整治,对超过水效和定额标准的企业分类分步限期实施节水改造。
(3)加强节水行动监管
贯彻落实国家、山西省和吕梁市节水行动方案,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农业节水为重点,着力构建“全民节水、全程节水”的格局,加强目标责任考核。
推进农业节水增产。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加快灌区节水配套和现代化升级改造,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全市缺水地区和东部平川局部地下水超采区,严格限制种植高耗水农作物)。发展节水种植养殖,引导农民因地因水选择种植作物,鼓励北部山区等水资源短缺的地方发展旱作农业。推进农村生活节水。
加强工业节水减排。严格高耗水行业节水管理,加强电力、钢铁、选煤、煤化工、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管理,重点用水企业定期依法开展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及水效对标。加快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新建、改建、扩建高耗水企业,必须符合《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积极推行科学合理用水模式,企业和园区用水系统要统筹供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推广串联式循环用水布局,鼓励符合条件的地区在水资源论证中将涌水量大的矿井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推进城镇节水增效。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水平。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加强城镇供水管网检漏和更新改造,推进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全市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考核指标以内。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推广节水器具使用,推进节水型机关、节水型校区等节水载体建设,加强服务业节水、建筑业中水应用、园林绿化非常规水源应用监管,加强全民节水宣传教育,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加强评估考核监督。
2.健全水资源管控要求
生态流量方面,根据全市重要河湖生态水量调度方案部署,开展试点研究,加强取水许可和水库调度管理,推进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目标确定和保障以及重点监控断面监控设施建设。依法依规对小水电实施提升改造等整治行动,督导督促水库、水电站、闸坝等工程管理单位按国家有关标准建设完善生态流量监测设施。2025年,汾河、三川河等黄河主要支流生态流量得到保障,被挤占的重点河湖生态用水河道内生态用水逐步退还。
水量分配方面,开展重点跨县河流水量分配工作,确定县水流产权,落实重点监控断面监控设施。以东部平川地下水超采区为重点,确定地下水水位、水量双控指标,构建地下水超采治理监管体系。在应急水源、横泉水库、文峪河水库、龙门供水工程等地表水供水覆盖的地下水超采区实施地下水关井压采。确定天桥泉、郭庄泉、柳林泉3处岩溶大泉保护区水量控制指标。
水资源管控指标方面,分解各县水资源管控指标,发挥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刚性约束,发挥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
3.加强水资源监管
严格规范执行取水许可审批,对水资源超载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制定并实施用水总量削减计划,鼓励政府回购水权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和生态基本需水,对临界超载地区暂停审批高耗水项目取水许可,全面推行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加快灌溉和农村饮水工程取水许可办理。
加强水资源调度和取水监控,以水资源监控平台为支撑,推进重点取水口取水监控设施建设,推进科学智能的水资源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加强取水监督检查,针对取水许可执行情况、以及取水口建设不规范、取水数据不实等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必要时开展取水专项整治。
落实用水统计调查制度,督导用水单位季度或年度通过全国用水统计调查直报管理系统直报实际用水量。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严格“三条红线”考核,加强考核应用。
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严格落实《吕梁市柳林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完善采矿业排水论证和登记制度。
4.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组织开展东部平川等重点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建立水资源安全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为水资源监管以及空间均衡分水、跨区域调水等提供技术支撑。
(四)强化河湖监管
聚焦河湖保护,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加强河湖长考核,全面遏制河湖“四乱”问题,统筹解决“四水”问题,维持河湖健康生命。同时,加强生态脆弱河湖修复和涉河湖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监管,提升河湖幸福指数,打造吕梁美丽河湖。
1.健全河湖管控要求
河湖管控范围方面,推进全市流域面积50km2上重点河道、常年水面面积1km2上重点湖泊的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先期划定1000km2以上9条河流,同步推进水利工程划界工作。加强与自然资源等部门沟通协调,对图上划定的管理范围,开展实地管理范围划定和界址标识埋设工作。2025年完成134条重点河湖管控边界划定。
河湖岸线管控方面,推进重点河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划定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制定各区管控要求。2025年基本完成重点河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编制。
河道采砂管控方面,严格落实《黄河流域重要河段河道采砂管理规划(2020-2025年)》《黄河干流采砂实施方案》中划定的禁采区、可采区和规定的禁采期,全市其余河道严格落实禁采区相关规定,结合文峪河、陈家湾、张家庄等水库清淤,探索疏浚砂综合利用。
2.加强河湖保护监管
对于涉河湖建设项目,严格规范执行防洪评价类水行政审批和采砂许可,加强执法情况监督检查,加强罚则。
对于河湖日常保护,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执行《吕梁市河道管理条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完善“河长+河长助理+河流警长+巡河员”责任制,落实“日常巡河+巡河周”制,完善各级河湖长办机构设置、检察联络室和警务室设置,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和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进河湖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先进监测设备应用,加强视频、无人机、遥感等先进设备以及河湖长巡河APP的应用,提升河湖长工作效率。落实河长制考核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对市级和各县进行考核的制度,加强河湖长考核和评比,促进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解决“四乱”和“四水”问题。推进河湖“清四乱”等整治行动,整治重点由大江大河向中小河流、农村河湖延伸,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3.加强河湖治理监管
在全市13个县(市、区)城区河道得到治理的基础上,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生态景观规划等编制完成的基础上,推进其余重点区域一河(湖)一策、生态修复、生态景观等河湖治理规划修编工作,确定修复和发展建设内容,组织实施,加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规划目标责任考核。
4.开展河湖健康幸福评价
组织开展汾河、三川河、磁窑河等重点河湖健康幸福评价,发挥评价工作指挥棒的作用,指挥指导河湖日常监管、“清四乱”行动、生态修复和幸福河湖建设。
(五)强化水土保持监管
聚焦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和提高水土保持率,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加强对系统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压实各方主体责任,加强黄河流域吕梁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培植吕梁地区绿色发展根基。
1.健全水土管控要求
结合新形势新要求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划定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制定各区管控要求,确定各区治理内容。
2.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
严格规范执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方案承诺制、区域评估制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制,执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三色”评价管理办法,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
加强全域水土保持监测,注重生产建设项目和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所在区域,优化监测点布局,加强监测点建设,推进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全域化、常态化。加强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及时发现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并依法查处。
加强监督检查,以西部沿黄和中部山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为重点,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以预防监督为主,促进生产建设单位履职尽责,必要时开展水土保持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生产建设单位人为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对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坚决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3.加强综合治理监管
按照水土保持有关规划部署,以黄土高原淤地坝、坡耕地整治、坝滩联合整治、沟坝地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国家和省水土保持重点项目为重点,探索实践高效农业型、生态清洁型等小流域治理新思路,先期对治理难度小、工程见效快的水土流失区进行治理。研究出台实施《吕梁市水土保持条例》,在法规层面上规范、推动水土保持工作,依法加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规划目标责任考核,落实市县地方政府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财政支出责任,提高水土保持率。
(六)强化水利工程监管
聚焦水利工程建设期安全、质量、进度和运行期日常管护与正常运行,加强监督检查,压实各方主体责任,守住安全底线,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发挥工程效益,从供水、防洪、水生态等方面提升吕梁水安全保障水平。
1.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期监管检查
(1)落实建设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落实“四制”,执行建设程序(加强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管理),研究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范化建设。新建、改扩建的水利工程,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前实地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工程质量管理落实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终身责任制。进度管理落实信息报送、投资计划执行调度会商等制度。落实项目法人、施工企业等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
(2)加强监督检查
按照市县分级管理权限,执行《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等有关办法,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关键环节和重要时段,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监督检查,促进工程管理责任人履职尽责。原则上,管理权限内在建水利工程年度监督检查全覆盖,并按5%—30%的比例抽检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权限内的在建水利工程。加强考核问责,压实各方主体责任。
(3)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管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动态化监管模式,建立完善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名录库,执行《水利工程合同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等有关办法,加强招投标活动监管和标后履约监管,对违规市场主体依法罚处,及时公开共享查处结果,推动行政监管与信用监管有效衔接,大幅提高违法失信成本,引导水利建设市场良性发展。
2.加强建设期安全度汛和运行期水旱灾害防御监管
贯彻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期安全度汛和运行期防御水旱灾害的监督检查,压实各方主体责任,以防为主、加强水工程防汛抗旱调度指挥,守住安全底线。
(1)落实防御管理制度
水库大坝落实安全度汛和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人”和“三项基本要求”。小型水库落实防汛“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淤地坝落实安全运用管理“三个责任人”和管理主体责任,大中型淤地坝落实“一坝一人一预案”。山洪灾害防御落实主体责任,以学校、村庄、旅游景区等人口密集地区为重点,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扩大覆盖范围、加大监测密度、提高预报精度、升级预警设备),持续开展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山丘区群众主动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完善水库汛期调度、河道防洪应急和县、乡、村、组、户五级联防体系为主的非工程体系建设。完善区域旱灾防御预案。推进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升级改造,加强信息整合和采集,完善调度决策功能,提升防汛抗旱决策指挥能力。
(2)加强监督检查
按照市县分级监管权限,重点加强管理制度中“责任人”“基本要求”“重点环节”“重点事项”等落实情况的检查,加强防洪、兴利调度方案是否按规定审批且会规范运用、汛限水位相关规定是否会规范执行等的检查,加强汛前水工程安全度汛措施是否落实、各类水毁工程是否修复、水文站网、信息报送和预报预警系统是否正常、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系统是否正常、调令系统是否畅通等的检查,促进防御管理责任人履职尽责。原则上,管理权限内水旱灾害防御年度监督检查全覆盖,并按10%—30%的比例抽检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权限内的水旱灾害防御管理工作。加强考核问责,压实各方主体责任。
(3)开展水旱风险应对措施研究
组织开展东部平川、西部沿黄等重点地区超标洪水、水库失事、超标山洪灾害、特大干旱四大风险成因及危害研究,提出现状防洪体系下、城市供水水源体系下、农村饮水水源体系下的风险应对措施,指导超标准防灾预案制定、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和水旱保险办法制定。
3.加强水利工程长期良性运行管理
(1)落实运行管理制度
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单位落实收取水费、日常巡查检查和维修养护等责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落实“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地方政府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2019年水利部首次协调争取国家财政将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纳入中央补助范围),加大本级财政投入,结合水费收取等工作,补齐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灌区末端工程划清事权,落实配套工程和运行维护主体、责任和经费。拦河建筑物落实生态流量保障方案。引调水工程落实调出区生态和经济社会用水保障方案。执行《水库降等与报废评估导则》《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办法(暂行)》等有关办法,推进水库大坝水闸安全鉴定及水库降等报废等工作,推进水库大坝、灌区工程、农村水电站等水利工程运行标准化管理。
(2)加强监督检查
按照市县分级管理权限,执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监管办法(试行)》等有关办法,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履职情况监督检查,促进运行管理责任人履职尽责。原则上,管理权限内水利工程年度监督检查全覆盖,并按5%—30%的比例抽检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权限内的水利工程。按照《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加强考核问责,建立健全考核实施细则(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费收缴工作考核问责实施细则、农村饮水安全目标考核办法)和考核应用办法,采取运管单位自检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目标考核,压实运管单位运管责任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责任。
(七)加强水利行政执法
加强水利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水利行政执法体系,落实现代化线上线下执法装备。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完善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执法机制,推进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实现执法聚力降本增效,发挥执法在水利监管中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水资源、河湖、水工程、水事案件等查处及监督执法力度。
六、投资规模
(一)投资测算
结合已经批准、编制完成及正在编制的相关规划、重点工程前期工作情况,考虑全市“十四五”水利发展总体需求与可能,经初步测算,2021—2025年水利投资规模为195.10亿元。其中,中部引黄县域小水网、峪口沟水库、汾河干支流生态景观建设、坡耕地综合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洪水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等是重点工程,投资规模为124.91亿元。
按类型分,全市“十四五”水利投资规模中,市域供水骨干网络及城乡供水保障工程占48.1%,河道生态保护修复及水土保持占46.3%,水旱灾害防御及信息化建设占5.6%。
(二)资金筹措
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水利建设投资需求量大,拟以中央、省级和地方财政预算投入为主,并大力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身水利建设。
综合考虑吕梁市是黄河腹地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是革命老区又是转型发展新区,“十四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殷切关怀下,拟积极争取中央和山西省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投资,并加强市县财政资金的投入和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投资运营。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吕梁市委、市政府对水利工作的领导,把“十四五”水利发展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吕梁市和各县(市、区)水行政、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具体抓好水利发展各项任务的落实工作,形成推动全市水利发展的合力,为水安全保障规划落地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落实目标责任
吕梁市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把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措施等进一步细化,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精心组织,严格落实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河长制等行政首长负责制。健全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对规划主要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监督,适时开展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分析实施效果,及时研究解决问题。
(三)强化前期工作
要认真履行建设程序,逐项扎实做好规划各项目前期工作,妥善解决好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征地、区域水量分配、利益协调等问题,合理确定建设方案,加强项目储备,科学有序实施。项目单位和项目所属地方政府要保证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建立规划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有关强制性标准和规程规范,确保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深度。
(四)切实增加投入
建立健全水利资金投入机制,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加大引入金融和社会资金,加强多元合作。在保证市县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中央和山西省对革命老区、黄河腹地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脱贫地区的扶持资金,积极争取中央和山西省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水资源配置骨干项目、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供水保障等方面的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和资金补助。城镇供水等工程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补助的同时,县级政府和受益群众配套投入部分资金。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PPP),积极发展BOT(建设-经营-转交)、TOT(转让经营权)、BOO(建设-拥有-经营)等水利项目融资模式,完善投资补助、财政贴息、价格支持等优惠政策,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投资运营。
(五)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探索建立健全规划落实监督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规划落实过程评估评价,分析规划阶段实施效果,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和部门服务履职考核体系,强化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河长制等行政首长负责制,保障规划落实。
解读链接:【图解】市发改委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吕梁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的解读
政策咨询:市水利局??8282206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我们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网站技术联系电话:0358-8222583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