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423LL00100/2021-21595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发文机关: |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1年11月20日 |
标 题: | 吕梁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 ||
发文字号: | 吕政办发〔2021〕65号 | 发布日期: | 2021年11月20日 |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印发吕梁市“十四五”新基建规划
等22个市级专项规划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吕梁市“十四五”新基建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新业态规划》《吕梁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高品质生活建设规划》《吕梁市“十四五”非常规天然气利用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规划》《吕梁市“十四五”能源革命及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新装备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新材料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新产品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转型综改试验重大改革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吕梁市“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2021-2025年)》《吕梁市“十四五”“六最”营商环境建设规划》《吕梁市农业现代化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划》《吕梁市“十四五”“一带一路”开放型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等22个“十四五”市级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1月20日??
(此件删减后公开)
吕梁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也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对于我市实现转型发展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依据《国家“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山西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吕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把握现代物流发展新机遇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了规划引导,物流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推动物流业平稳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
1.规模效率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物流业(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总体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为152.5亿元,较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8.2%。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为9.02%,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88%。
2.运输能力大幅增强
“十三五”期间,从事运输的机械设备数目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吕梁市物流业运力逐渐增强。截至2020年底,公路货车运力数量55321辆,较2015年均增长率为16.45%。全市拥有干线快递运输车辆355辆,末端配送电动三轮车约1272辆;邮政公司在县、乡设有邮路,快递公司可直接在县城直接配送,乡镇可通达至固定快递网点。
“十三五”期间货运从业人员和客运从业人员数量保持相对稳定,2020年底吕梁市公路客运从业人员4365人,“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6.62%;货运从业人员40559人,“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0.95%。
截止2020年,共有14个快递品牌企业入驻吕梁,主要快递品牌都设立了独立的分拨中心,许可企业30个,备案分支机构138个,全市共有快递末端网点513个,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铁路、公路、民航齐头并进,高速化立体式骨干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全市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公路。“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达通行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吕梁市公路通车里程17562公里,公路密度达到83.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方面,静兴、离隰、祁离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15435公里。客运场站已核定等级汽车站12座,停车场2个,其中离石区为一级站,孝义市、汾阳市、文水县、交城县、交口县、临县、兴县、岚县为二级站,交口双池、方山县、石楼县为三级站,柳林县、中阳县为停车场。
铁路。太中银线、瓦日线、太兴线、吕临支线相继建成通车,已建成通车里程达到724.7公里,除交口外已实现县县通铁路。太中银铁路通车标志着吕梁融入太原都市圈2小时经济圈。太中银、瓦日铁路沿线战略装车点建设全力推进。铁路运输主要依托瓦日铁路、太中银铁路、介西铁路,孝柳铁路、苛瓦铁路、太兴铁路。
航空。截止2020年,吕梁机场完成运输起降架次4926架次,同比增长2.5%。2019年旅客吞吐量458481人次,同比增长24.8%,货邮吞吐量235吨,同比增加127.7%。通航城市19个,目前执飞航空公司8家。汾阳通用机场正在建设。
4.运营主体迅速成长
近年来,吕梁市物流企业增多,商贸物流主体不断壮大,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现代商贸物流企业迅速发展。汾阳大唐物流有限公司、汾阳诚盛源物流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大地顺翔物流有限公司、岚县亚龙科贸有限公司、吕梁天源物流有限公司等一批物流企业初具规模。山西(中国)白酒交易中心高水平建成。
一批重大项目即将开工,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库、孝义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园、大地顺翔物流园区项目二期工程、晋陕蒙公铁海联运物流园以及中农城投(汾阳)农副产品直批电商综合物流博览园即将开工。正在积极谋划吕梁市煤焦综合物流园区项目和李家湾综合物流园区等项目。
多家企业获得网络货运试点。山西货易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吕梁首批网络货运试点企业,依托互联网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手段,结合物联网技术,建成了大宗商品智慧物流管理平台,4个月实现活跃用户超过5万人的规模,有效推动了货运两端“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
5.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十三五”期间,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物流业发展规划、物流降本增效、物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制定出台了物流发展专项规划、降本增效行动计划、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智慧物流体系建设意见、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方案等政策措施,不断深化物流企业“证照分离”改革,按照工业地价保障物流企业用地,初步搭建起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物流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二)存在问题。
总体上看,吕梁物流业发展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市物流业的发展。
1.物流资源整合度低,总体处于起步阶段
物流组织化、专业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公共物流服务基础设施以及龙头型引领型物流企业匮乏,产业集中度极低,多式联运衔接的转运设施建设滞后,聚集中小企业发展的物流园区建设缓慢,已经建成的物流园区企业入住率偏低,现代物流发展依赖的公共信息平台缺失,物流设施的相互衔接和社会化运营水平与效率较低。
2.物流基础设施薄弱,装备技术水平不高
太中银线、瓦日线、太兴线、吕临支线相继建成通车,与之相配套的战略装车点、铁(公)路货运中心、航空货运中心建设缓慢,物流技术进步动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物流技术标准化尚未进入实质阶段。吕梁市工业企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形成专业的物流运行机制,除白酒行业有专门商贸物流运输机构及部分煤焦企业依托自身铁路专用线运输外,大部分中小企业仍然依靠汽车运输方式,物流成本过高。智能快递箱等城乡末端配送设施不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多式联运发展滞后,多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冷链物流设施缺口大。航空货运刚刚起步,货物集结能力不足。
3.物流服务体系滞后,物流企业竞争力弱
物流业务集中在运输、仓储、货代等传统业务,与产业融合不够,物流供应链服务能力弱。主导产业对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不足,制约第三方物流发展。冷链物流、医药物流、商贸物流等事关民生的专业物流,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和市场主导优势。互联网+物流、平台经济、物流金融、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滞后。物流企业主要呈现“小、散、弱”的特点,综合服务能力弱,整体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
4.物流从业人才匮乏,人才引进机制欠缺
大多数物流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物流专业培训,能够适应现代化、专业化,精细化物流服务要求的专业管理人员严重缺少,在中小企业内部,物流企业员工的学历分布以初中及以下水平为主。在一些效益相对较好的中小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也非常少。中小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历水平的普遍低下导致了其对企业管理水平的低下以及观念的落后,同时这也使得它们吸引不到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的加入。
(三)发展机遇。
1.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构筑发展新格局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在我省交汇叠加,国内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重塑关键时期,为吕梁及周边区域物流潜力的释放,物流需求的扩大提供了历史机遇,我市现代物流业迎来了提升服务全国和扩大开放能力的有利契机。
2.打造市域中心城市,共享需求新红利
省委提出“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的战略空间布局,明确将吕梁打造为市域中心城市,为全市统筹平川与山区开发、构建优势互补发展新格局指明了方向。吕梁作为太原都市圈区域次中心,在开放吕梁的战略下,将充分利用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区位优势,推动区域开放合作,大幅促进能源资源产品、特色农副产品进入环渤海市场,吸引区域要素资源回流。互联网+物流、物流+产业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新型消费需求不断涌现,将为我市物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需求空间。
3.紧抓高铁经济时代,点燃发展新引擎
随着太延高铁客专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设,全市在产业结构、空间支撑、社会服务等方面也将与高铁形成互动,推动吕梁市进一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深度融入太原城市圈,使吕梁的交通运输体系从关注服务货运转向关注服务人流和信息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品质提升,必将进一步发挥出晋陕蒙门户交接地区综合门户作用。
二、聚焦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新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格局,全面融入和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围绕市委全面建设“五个吕梁”、聚焦“六新”突破、着力打造“九大基地”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市域中心城市和向西开放桥头堡为引领,坚持“六新”驱动,突出物流降本增效提质,紧扣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以实现物流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化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物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现代物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物流与交通、产业、城镇化等联动融合发展,进一步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增强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快将吕梁建设成为联通京津冀、辐射晋陕蒙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为全市转型出雏形提供坚强物流支撑。
(二)基本原则。
——资源整合、统筹发展。加强小散弱物流企业之间有效的合作与整合,实现不同物流企业间优势互补,带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网络经济效应。坚持统筹发展,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为主线,兼顾国际国内、城市与乡村、吕梁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构建具有国际及区域物流组织功能的吕梁市现代物流体系。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深化物流业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着力打破制约物流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制度供给。大力发展智慧物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依托,将互联网与物流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物流产业智能化,着力推进物流业集约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积极探索新型物流业态,促进物流创新发展。
——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以多式联运为切入点,健全物流信息共享机制,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充分发挥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各自的优势。打造物流与交通融合联动发展新优势;以提高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服务水平为途径,促进物流与制造业、农业、商贸、金融等联动协同发展。
——模式创新、绿色发展。积极推动物流业迭代更新,大力发展“六新”物流;加快推进物流适应新型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物流管理创新。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物流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坚持节约集约用地,鼓励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提高物流运作的组织化和网络化水平。
(三)战略定位。
——全国能源物流发展示范城市。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为契机,依托我市丰富能源产品资源,加快完善煤炭输送通道与天然气(煤层气)管道建设,建设辐射晋陕蒙等区域的大型现代化煤炭交易市场,优化整合铁路、公路物流资源,推进战略装车点和煤炭集运站改造和提升,在能源物流运输方式改进、运输效率提升等方面不断探索,提升能源智慧物流应用水平,高水平打造能源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尽快形成示范效应。
——晋陕区域性物流枢纽中心。发挥吕梁市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区位优势,向东融入太原都市区,向西对接陕西,加快推进铁路、公路、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通道建设,充分挖掘后发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大物流企业培育和招引力度,以“互联网+”物流产业发展为契机,着力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推动吕梁成为具有区域物流资源配置和协调功能的辐射晋陕的物流枢纽中心。
——晋陕区域应急物资储备区。坚持底线思维,立足防范应对晋陕区域重特大灾害事故,统筹推进全市应急物资保障工作,不断优化布局、丰富品种、增加数量,形成联合物资储备和应急运力储备,努力构建覆盖全面、深入合作、协调有序、处置高效的区域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不断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满足应对区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物资需求。
——全省商贸物流特色城市。依托吕梁市铁路、公路及航空等基础设施,围绕白酒、红枣、核桃、特色杂粮等特色产业集群,发挥自身产业特色优势,整合吕梁市周边商贸物流资源和物流需求,以山西(吕梁)干果商贸平台建设为契机,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物流产业,在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内规划建设城市商贸物流中心,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不断壮大的商贸流通业物流配送需求,打造一批高效示范基地,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将吕梁打造成为全省商贸物流特色城市。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超过26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占GDP比重达到12%。形成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物流网络,市域内物流设施实现无缝连接,城市与周边区域物流通道连接通畅。物流服务智能化、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物流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高效便捷、通达顺畅、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2.具体目标
——物流综合实力目标:公路货运吨位达到170万吨;铁路货运量达到12000万吨;邮政行业业务总量达到17亿元;邮政快递业务量达到6300万件;培育达到物流企业评估国家标准3A级以上级别物流企业3-5家;打造国家级物流信息平台1-2家。
——物流通道建设目标: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3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80公里。新增铁路集运站专用线17处。新建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1-2处。新开辟国际航线3-5条,新增国内航线5-8条。
——物流枢纽和网络建设目标:培育市级示范物流园区5个、专业物流基地10个,争取3-5个以上列入国家或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等。
三、优化现代物流发展新空间
围绕“一带一群多点”的市域城镇总体布局,结合“九大基地”产业布局,以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为目标,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一核引领、两翼腾飞、四通八达、多点支撑”的物流空间布局,全面优化全市物流空间体系,打造有机融合、协同运作、高效运转的物流产业新生态,实现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一)一核引领。
离(石)柳(林)核心。突出数字经济引领,鼓励“互联网+”物流创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离石区、柳林县为核心,结合中阳县、方山县生产力布局和战略定位,构建覆盖全市的智慧物流中枢,成为我市打造晋西现代物流中心的核心载体。以离石区、方山大武镇为中心,鼓励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打造货运交易平台以及大宗现货交易平台。以太延高铁客专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离柳物流一体化发展。依托大武机场区域交通优势,推进航空物流中心建设,布局商贸物流。以柳林县为中心打造公铁多式联运交通枢纽节点,充分发挥柳林县公路交叉、孝柳、瓦日、太中银铁路互联互通优势,规划建设以大宗商品为主的陆港型物流园区,将其打造成东西物资交流的桥头堡。充分发挥中阳县煤化工、铝工业及钢铁工业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重点布局资源型物流、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业态。
(二)两翼腾飞。
1.孝汾文物流圈
孝(义)汾(阳)文(水)物流圈。依托铁路太中银线、孝柳线、介西线和青银高速、汾平高速、大运高速等交通优势,发挥孝义、汾阳、文水、交城资源优势和涉煤产业发展优势,推进孝汾文交城镇带发展,打造面向太原都市圈、连接京津冀的吕梁东部物流圈。孝义和汾阳作为对接太原,引领吕梁东部平原城镇带发展的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孝义市、汾阳市资源优势和涉煤产业发展优势,建设煤炭集散、中转煤炭储配中心、省外煤焦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主要布局制造业物流、仓储物流、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业态,打造晋西现代物流中心的重要支撑。文水建设以农产品交易流通和加工为主的复合型物流基地,重点布局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加工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等业态,文水打造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2.临兴岚物流圈
临(县)兴(县)岚(县)物流圈。依托瓦日铁路、太兴铁路、吕临支线铁路以及太佳高速、西纵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临县、兴县和岚县煤铝铁等资源及产业优势,打造临县、兴县、岚县物流圈。重点布局资源型物流、化工物流、建材物流、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电子商务等业态,主要建设煤炭物流园区、钢铁(铝)产业物流园区、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及农产品物流交易市场。
(三)四通八达。
1.“静兴”通道
依托瓦日铁路、太兴铁路和太佳高速、国道209等铁、公交通优势,规划建设静兴高速,打造“静兴”物流通道,通道在吕梁境内始于兴县,终于岚县。充分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推动形成岚兴协同发展区,重点布局资源型物流、化工业物流、加工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等业态,主要建设煤炭物流通道、钢铁产业物流通道、商贸物流配送通道及农产品物流通道。“静兴”通道西至鄂尔多斯,可经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与欧洲各国的铁路运输实现常态化运行,为吕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保障。“静兴”通道东至太原,抢抓太原都市圈发展机遇,打通太原向西开放的通道。
2.“青银”通道
依托太中银铁路、瓦日铁路、吕临支线铁路、大武机场和青银高速、国道307等铁、公、空交通优势,规划建设太延客专、祁离高速、环城高速,打造“青银”物流通道。通道在吕梁境内始于柳林县,途经离石区、交城县,终于文水县。“青银”物流通道依托“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重大工程,连接环渤海、京津冀经济圈,提高吕梁物流业发展质量。依托太中银铁路便捷的煤炭运输通道,加快宁夏、陕北地区"西煤东运"和华北地区“东货西出”,直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推进速度。
3.“石孝”通道
依托孝柳铁路、瓦日铁路、介西铁路、南同蒲铁路等铁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汾石高速、中孝高速和运煤铁路通道,打造“石孝”物流通道。该通道在吕梁境内始于石楼县,途经交口县、孝义市,终于汾阳市。“石孝”物流通道结合东部片区和南部片区,发挥汾阳杏花村和石楼黄河奇湾旅游优势,重点布局旅游服务物流、加工制造业物流、农产品物流、仓储物流、商贸物流等业态,主要建设商贸物流配送通道及农产品物流通道。
4.“中部”通道
依托瓦日铁路和呼北高速、临离高速、右芮高速、离军高速和国道209等通道,打造“中部”物流通道。该通道在吕梁境内始于兴县,途经临县、方山县、离石区、中阳县,终于交口县。依托瓦日铁路,“中部”物流通道可南至日照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未来可继续向北延伸,通过甘其毛都口岸直通蒙古国与其铁路相连,甚至联通俄罗斯,直达北欧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形成国际物流大通道。“中部”通道贯穿“静兴”通道、“青银”通道、“石孝”通道,重点布局服务业物流、化工业物流、加工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等业态,主要建设加工制造业物流通道、商贸物流通道及高新技术物流通道。
(四)多点支撑。
根据产业特点、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布局建设方山大武-峪口、柳林李家湾、离石信义、汾阳杏花村、文水胡兰-南安、柳林薛村镇等特色鲜明、产业带动力强的特色物流发展节点。
1.方山大武-峪口
依托吕临铁路、吕梁机场、西纵高速、国道209和省道218苛大线等铁路、高速、机场的立体交通网络,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将大武-峪口打造成为航空物流发展节点。大力推进以机场为核心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快速通道建设,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拓展国内外航班航线,加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城市的航班航线,构建国际多直达、国内强覆盖的航空运输体系。
2.柳林李家湾
以太延高铁建设为契机,选址李家湾布局高铁站建设高铁新城,并打造成为高铁物流节点,成为服务离柳中心的交通物流枢纽,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节点,更好的推动离柳一体化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商贸物流、新兴物流业态的发展。
3.离石信义
依托307国道、环城高速公路,提升信义镇荣获2020中国特色小城镇品牌传播百强的影响力,将信义打造成集高端制造、科技研发、大数据产业于一体的智慧物流平台节点。以信义智慧物流平台为基础,加快对物流园区及企业的信息整合,推动平台之间数据对接、信息互联,为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提供平台支撑。完善智能仓储配送设施网络,提升智慧物流配送水平。通过运用“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运力优化、“互联网+”运输协同、“互联网+”仓储交易、“互联网+”物流企业联盟、“互联网+”供应链管理等方式,不断创新发展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
4.汾阳杏花村
依托汾酒和杏花村品牌优势,抓住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升级为省级汾阳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良好契机,将汾阳杏花村打造成为白酒特色物流产业节点。积极发展和利用第三方物流和智慧物流,推进和创新发展酒类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流通方式,规范发展品牌专营店、专卖店,推动酒类电子商务平台与线下企业融合发展,促进吕梁特色酒类商品流通。以杏花村酒类特色小镇作为载体,促进内外贸、产供销协调发展。引导酒类企业“走出去”,赴境外参加有影响力的国际展览展会,建设境外商品采购、营销推广、售后服务和仓储物流网络。
5.文水胡兰-南安
依托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的农业优势以及位于太原、晋中、吕梁三市的“黄金交会点”的交通优势,建设文水胡兰-南安为农产品物流发展节点。文水以建设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为目标,重点围绕本地特色优势畜禽产品与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整合地区资源,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加快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步伐。
6.柳林薛村镇
依托薛村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发展公铁驳接,形成多式联运。进一步整合区位、交通、货源方面的优势,建设具备吞吐、装运、仓储、加工等功能的物流园区,打造东西物资交流的桥头堡,营建晋陕经济衔接的过渡带。
四、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价值创造
(一)围绕产业融合创新,提升物流供应链体系能力。
1.推进物流业制造业“双业联动”
开展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共建供应链试点。率先在九大产业基地,依托物流企业建立制造企业供应链,完善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最终销售乃至回收的完整供应链服务。深化高速货运、铁路货运、航空货运、国际货运等物流运营企业与制造业企业战略合作,在制造业企业生产基地规划、厂内设施布局、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提前引入专业物流解决方案,增强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支持龙头制造企业智慧化改造物流设施设备。鼓励中阳钢铁、建龙集团、汾酒集团等龙头制造企业用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建成基于物联网、移动应用、智能视觉识别、智能语音导航、电子围栏、智能调度算法的协同高效的智能供应链物流管控平台,实现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管理。
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工业互联网在物流领域融合应用,发挥制造、物流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和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物流技术装备,建设物流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采购、生产、流通等上下游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共享,推动提高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推动将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信息基础设施纳入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信息资源共享基础。
2.推动物流业与农业协同发展
推进农产品物流基地建设。围绕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小杂粮、核桃、红枣、特色养殖等农产品资源,依托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综合性加工配送中心,重点建设加工配送、交易展示、冷链仓储、信息平台、检验检测、废弃物处理等基础设施。
提升冷链物流水平。围绕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销区市场,规划建设一批具有集中采购、冷鲜初加工和跨区域配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补齐冷链设施短板,构建集产地预冷、冷链运输、冷库仓储、定制配送等于一体的全冷链农产品物流体系。
改造提升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农村物流“市县中转、乡镇分拨、村级配送”三级体系,实现“农产品+电商交易+物流运输+金融支持”全链条服务。充分挖掘和利用全市供销社的网点、资产、组织优势,全面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3.促进物流业与商贸业联动发展
加快物流与电商融合发展。推动物流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提升电商物流、新零售物流的服务和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实体门店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支持顺丰、京东、“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在吕梁建立分拨中心,运用先进物流技术设备,提升快消品分拨效率。开展流通供应链试点,实现供应链四化五统一。
加快传统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强化迁移整合、改造升级、特色打造,加快传统批发市场向与物流、电子商务、商品会展等有机融合的现代市场转型。开展传统交易市场信息化建设、经营业态创新、产业链条延伸、集聚集约发展等升级改造试点。
4.推动资源品物流转型升级
发展资源型产品智慧化物流。加快完善煤炭输送通道,整合铁路、公路物流资源,推进战略装车点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煤炭铁路集运系统。大力推动在煤炭产地、市场集散地、交通枢纽地建设煤炭集散、中转储配中心和煤炭交收库、煤炭超市,提供优质的交易、交收服务,推广从坑口到装车点的自动化传送带技术与装备。
促进大宗商品物流降本增效。推进煤炭工业绿色物流工程,进行煤炭工业流程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研发和引进先进生产运输设备,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黑色煤炭绿色发展。推动和支持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大型制造业企业和工业园区提高煤炭、矿石、粮食等大宗商品中长期运输合同比例以及铁路、水路等清洁运输比例,促进大宗商品物流降本增效。
推进天然气(煤层气)管道运输。推进环城输(储)气管网建设。大力推进我市天然气(煤层气)管道建设步伐,推进环城输(储)气管网建设,重点建设“二纵一横”天然气(煤层气)主干管网,构建通达各县市区、重点工业企业和园区、重点矿区、重点城镇的支线管线,形成市级气源调配大环网,增强天然气(煤层气)管网输气能力,形成覆盖全市的互联互通的统一的天然气(煤层气)管网体系。开展煤层气高效安全储运关键技术研发,实现管道输送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快速预警。
(二)围绕服务高效畅通,构建全域协同物流设施网络与通道。
1.推动网络建设,推进市内循环发展
(1)优化物流园区布局
根据吕梁市现代物流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坚持物流规划空间布局服务于产业经济发展、区域物流合作、城市交通衔接需求的原则,“十四五”期间重点布局和发展18个物流园区。以国内先进园区为示范,统筹规划和推进全市物流园区建设,在用地指标、专项基金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高质量建设全市物流园区体系。在重要物流节点区县,充分利用已有运输场站、仓储基地等基础设施,对物流园区进行升级改造。积极推进天源物流、孝义孝龙物流、大地顺翔物流园区申报国家和省级物流园区。
(2)提升城乡配送网络
加快城市配送体系建设。建设货物转运集散中心,发展共同配送,推动传统铁路货场和公路配货站向现代配送中心转型。推进城市配送车辆接卸平台建设,推广集装箱运输、带盘运输。引导清洁能源汽车在城市配送中的应用,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设备建设。推进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工作,加强对现有大型商超和新建商场楼宇的物流评价,配套规划货车地下停车场,积极探索快递公司联合运输、楼宇小区共同配送新模式。解决城市配送车辆“进城难、通行难、停车难、装卸难”问题。
健全城乡三级物流网络。优化提升市级配送中心,整合利用现有邮政、供销、交通、商务等农村物流资源,统筹建设县级仓储配送中心、农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建设,加强村邮站、益农信息社等邮政终端设施建设,支持建设智能快递柜等末端投递设施设备,推进农村物流多站合一,引导设施设备共享共用,拓展邮政便民服务站、供销社综合服务功能,畅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双向物流通道。
打通城乡物流断点。实施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重点推进新增国道省道和大交通量路段升级改造,推进城际快速路、县际一级路建设,连通重要乡镇及经济园区,实现国省道连通县级以上行政中心、覆盖乡级行政中心。加强普通国省道城镇过境路段和连接线建设改造。推动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倾斜,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重要林区道路建设。
加快无接触配送设施建设。无接触寄递配送服务是当前快递末端服务的重要形式,是“智慧城市”落地项目之一,也是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解决“门难进”、“楼难上”的问题,缓解企业投递压力,大大提高配送效率。加快智能投递设施在机关、社区、高校、商务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和服务需求集中区域的布局,提供便捷入驻政策,并出台智能快件箱免费使用相关补贴政策,加快推进我市快递产业效率的全面提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快递进村是指快递服务通达建制村,既包括快递企业直接设立站点的模式,也包括与其他商业组织合作提供快递服务等多种模式。推动快递进村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支持农村快递发展与“四好农村路”建设、农业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等紧密结合。打造贯通县、乡、村的农村快递服务网络。激发农村快递市场各类主体活力,支持农村快递积极融入地方发展。推动农村快递有效嵌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形成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
2.畅通物流通道,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1)畅通物流通道
打造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完善市域交通网络,推进重点地区交通一体化,建成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通铁路、一般公路、民航机场等为基础,以全市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的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枢纽空间的集约共享。加快提升交通出行效率,推动离石区与平川四县整合建设对外交通枢纽,率先打造高铁、高速、航空三维一体的交通枢纽。加快其他县区城镇的客运枢纽建设,形成全市公路、铁路、民航等无缝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加快完善铁路网络架构。充分发挥瓦日铁路大动脉作用,加快孝柳铁路至瓦日线连接线、孝柳铁路至太中银铁路连接线铁路建设。建设孝石铁路(孝义阳泉曲—交口双池—石楼县),完善瓦日铁路、太中银铁路、太兴铁路、孝柳铁路、吕临支线、介西铁路等铁路专用线(集运站)建设。加快推进太原—吕梁—绥德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稳步推进介休—孝义大西高铁连接线建设,积极协调太中银铁路开行动车组进度。
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全面推进煤炭(焦炭)、钢铁、电力、水泥、煤化工等大型工矿区企业以及大型物流园区、交易集散基地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进一步强化与铁路干线路网的衔接。推动全市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修建铁路专用线。新、改、扩建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采用公路运输。具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完成县赵家塔、临县林家坪、临县车赶、晋煤太钢、吕梁北、临县白文(中环)等6个战略装车点建设。
织密航空运输网络。加快大武机场升级改造,推进吕梁机场通用机坪建设,优化航线航班结构,在吕梁—尧城、吕梁—大同,吕梁—临汾3条短途运输航线的基础上,拓展开通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短途运输航线,积极发展中转联程业务,同时加大货运培育,挖掘潜在货源促进货运业务发展。稳步推进交城、汾阳、兴县、临县、柳林新建A2级以上通用机场及交口新建A3级通用机场建设,提供多样化机型服务,实现通航运输网络化。
优化完善“五纵九横”公路网。完善五纵九横路网框架,继续推进静兴、祁离、离隰和汾石高速建设,加快形成纵贯南北、承东启西、通达四部的高速公路网络。加快国道209项目建设,实施国道339线(方山段)、国道307(交城-汾阳)改线扩容工程,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段主线工程,打通交城、方山、离石支线工程,打通出省出市路、连通瓶颈断头路、提升区域经济路。到2025年,基本构建“中心城市辐射区域、地市便捷连接、市县互相连通、城乡全面覆盖”的国省道干线公路网。
(2)推动区域联动
加强空港陆港物流发展。形成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科技流、企业流为特点的流动经济,通过共享信息平台建设和“空-铁-公”一体化的枢纽建设,依托高速公路网和畅通的物流通道实现对内空铁公综合交通枢纽,对外向西开放的门户,推进国内国际物流双循环。加快机场口岸建设,加强与国内口岸的对接和战略联动,加快电子口岸平台建设,推进航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开展多式联运,稳步提高机场货邮吞吐量。
发展临空经济。发挥资源禀赋和空港枢纽优势,加快构建一体化布局、三产融合的临空经济发展格局,打造联通京津冀、辐射晋陕蒙区域性空港物流园区。推动相邻省际间的支线航空客、货运输业务和航空运输客货代理发展。
强化区域合作。围绕加强与陕蒙两省区、太原都市区等区域合作谋划一批物流项目。依托铁路和高速等交通轴线,打造我市现代物流业对晋陕蒙沿黄经济圈开放与合作的桥头堡,成为链接我国东西部大通道的现代物流枢纽。
(3)发展多式联运
优化运输方式供给结构,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输成本、运输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提高铁路运输在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市场的占比。在多式联运重要物流节点设立快速换装中心,建立多种运输方式自由换装、甩挂运输、各种货物类型自由集散的综合服务枢纽,应用智能化监管手段,提高货物流转速度。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方式,制定完善统一的多式联运规则和多式联运经营人管理制度,探索实施“一单制”联运服务模式,实现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积极推进在大宗商品、集装箱运输等方面开展绿色低碳联运服务和创新试点。
(三)围绕资源整合优化,培育和发展专业物流。
1.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化建设
统筹规划建设应急物资仓储设施。深入总结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经验,统筹规划医药、救灾、粮食等应急物资仓储设施布局。建设应急物资保障综合调度平台,加强应急物资产供销企业全链路追溯管理,加快形成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
推动粮食应急物流体系建立。制定粮食应急预案,形成逐级保障、层级响应、小灾市域内自救、大灾区域救助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以现有成品粮油批发市场、骨干应急加工企业、粮食购销企业等为依托,统筹建设一批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改造建设一批原粮成品粮加工、主食加工储运配送等功能齐全的市县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整合军粮供应网点及应急加工、物流、供应等资源,建立粮食储备平战结合的管理机制和粮食应急成品储备。到2025年,市区要建设1个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每县(市)力争建设至少一个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指导离石区建立应急成品粮油储备,保证市场10天及以上的应急成品储备,县(市、区)建立5-7天以上的应急成品储备,建成市县全面覆盖的粮食应急保障工程,提高区域保障应急能力,确保在应对重大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时发挥关键作用。
提升救灾物流能力。建设市、县、乡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合理规划布局救灾物资储备库,提升仓储设施水平,完善仓储功能,实现救灾物资发放全过程管理。
2.推动医药物流专业化发展
以全市物流配送网络体系为支撑,打造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医药现代物流配送体系。鼓励药品连锁企业采用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质量管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联网信息管理、统一品牌标识等方式,促进药品规范化连锁经营,形成区域辐射范围合理、网络健全、手段先进、配送及时的医药物流服务。建设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医药物流服务平台。补齐吕梁市医疗物资储备设施短板,推进交城、岚县、文水各地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建设,完善医疗等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增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3.推动铁路物流规模化发展
加快推进孝柳铁路至瓦日铁路连接线工程,进一步提升瓦日铁路与孝柳铁路综合利用率。鼓励快递企业依托铁路快捷货运班列运输快件,在铁路货场配套建设快件运输通道、装卸操作接驳场所和快件分拨中心,推动铁路专用线引入大型快件转运中心。加快孝石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统筹谋划孝义、交口、石楼沿线战略装车点项目,增加我市大宗货物外运路径,提升区域交通结构,缓解当地交通运输压力。
4.加快航空物流集聚化发展
充分发挥吕梁区位优势,加快推动大武机场扩建、新建机库等项目,完成汾阳机场建设项目,适时启动交城、柳林等机场新建项目,努力将吕梁打造成辐射晋陕蒙的重要航空物流中心。以大武机场为核心,加强吕梁与太原、大同、长治、运城、忻州、临汾等周边城市区域间快速交通出行和运输,进一步推动相邻省际间的支线航空客、货运输业务和航空运输客货代理发展,打造省内外空中物流通道。加快建设“国际多直达、国内多覆盖”的航空运输体系,重点开通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航线,加强与全球繁忙机场城市的空中直通互联,逐步开辟国际航空物流通道。依托国际国内客运航线网络,在巩固提高现有客机腹舱带货能力基础上,大力发展全货航运输,引进货运航空公司。
5.建设四类专业物流基地
结合各地区位特点、产业需求和物流基础,统筹布局建设制造业、农产品、快递、资源品等四类专业物流基地,打造成为促发展保民生的有效载体。
制造业物流基地。围绕全市“九大基地”,推动物流业深度嵌入制造业供应链,向上下游采购、销售、包装、流通加工、售后服务延伸,重点推动装备制造物流、钢铁物流、建材物流、化工物流、酒物流等专业物流发展,率先建设杏花村酒业、中阳和岚县钢铁、交城和孝义化工等制造业专业物流基地,开展物流供应链试点。
农产品物流基地。对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粮食物流园区,进一步完善设施、延伸功能,促进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将具有比较优势的红枣、核桃、小杂粮等农产品资源运出去。重点建设临县柳林红枣、汾阳中阳核桃、兴县小杂粮、岚县马铃薯、交口夏菇、文水肉牛等以农产品交易流通和加工为主的复合型农产品专业物流基地。
快递物流基地。推动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改扩建,提升快件分拨处理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水平。鼓励发展航空快递、高铁快递、冷链快递、电商快递、跨境寄递,推动快递物流与供应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优先在离石、汾阳等地规划建设示范性快递物流基地,推动全市快递业高端化、便捷化发展。
资源品物流基地。围绕煤炭、铝、铁等资源品主要产区,充分依托国有煤企现有物流资源,新建或改扩建智慧物流园区,加强集疏运设施建设和信息平台改造升级,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资源品运输效率。
(四)围绕“六新”驱动,全面提升物流价值创造。
1.“新基建”驱动物流智慧化
深入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快推动物联网与制造业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提升基础设施、装备和作业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发挥“新基建”的上下游联动效应,推动各个物流产业链之间供应链的优化与重组。着力构建物流基地、配送中心等多级网络与综合运输体系,推进物流园区集聚化、交易化、信息化、平台化,推动智慧型物流园区、物流物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基建项目驱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无人驾驶等一系列前沿科技,让农业、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实体商品流动全面互通并融为一体,形成更有价值的物流产业“数据链”。
2.“新技术”驱动物流现代化
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应用,推动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鼓励通信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加快5G技术在快递业的推广应用,丰富5G物流应用场景,推动物流全环节信息互联互通。利用新技术高效、高质量地进行物流产出,实现大区域资源整合、规模化运输效应、全区域网络化布局、汽运设计与优化,优化区域物流产业结构,推动物流转型发展,实现现代化、一体化物流发展。
3.“新材料”驱动物流节能化
利用新材料对物流产业的仓储、包装、运输和末端回收等各环节进行改造升级,推进绿色物流,降低能源消耗。积极探索物流包装轻量化,研发推广可循环包装材料,推进新材料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提高物流效率,防止运输货物锈蚀、腐烂、碰撞等问题发生,为物流作业流程优化奠定基础。(4)降低物流企业税费负担
完善物流领域税费政策,总结网络货运交通运输业进项税额应抵尽抵实现方法,避免重复征税。对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仓储设施推动新材料技术在煤炭、钢铁、粮食、冷链等不同物流专业领域物流的应用,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强化和完善物流供应链。
4.“新装备”驱动物流智能化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集成传感、可视化等先进技术,推进物流仓储设备、物流运输设备、装卸搬运设备、集装单元器具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物流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支持制造企业联合快递企业研发智能立体仓库、智能物流机器人、自动化分拣设备、自动化包装设备、无人驾驶车辆和冷链快递等技术装备,加快推进制造业物流技术装备智能化。鼓励通信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推动物流全环节信息互联互通。支持快递企业加速推广应用物联传感追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智能信息系统,促进物流全链条可视化、透明化和可追溯。
5.“新业态”驱动物流组织化
发展“互联网+”物流,推动“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运力优化、“互联网+”运输协同、“互联网+”仓储交易、云物流、云仓储等“互联网+”物流新业态,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构建先进物流中心,促进区域联动,推动现代物流体系网络建设,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拉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创新物流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共享型物流,推动城市配送车辆结构升级,逐步建立以新能源配送车辆为主体、小型末端配送车辆为补充的配送车辆体系。发展生态型物流,培育大宗商品物流企业总部经济,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物流生态圈,培育物流产业链新业态,推动大宗物流、生活物流、冷链物流产业达到新规模,孵化物流产业链本土化新龙头。
6.“新模式”驱动物流平台化
发展“互联网+多式联运”新模式。整合全省多式联运节点资源和平台企业,构建“互联网+物流”多式联运信息与交易平台,综合水路、铁路、公路、港口等多种货物物流数据,实现与省内各市、市内各园区、企业以及我市货源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信息互通和共享。发展平台型物流服务供应链新模式。以价值型供应链创新为导向,积极探索煤炭开采、洗选配、贸易、运输等全物流过程中的供应链融资,维持煤炭行业平稳运行。发展物流金融服务新模式。支持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开展仓单质押、融通仓、动产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在线供应链金融等服务,盘活制造型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资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鼓励金融机构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借助物流手段,共同开发个性化、特色化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
(五)围绕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标准化绿色化。
1.构建物流标准化体系
贯彻和落实省市物流标准体系,支持物流园区、仓储设施、转运设施、运输工具、停靠和装卸站点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推广应用托盘、集装箱等标准化设备,推动条形码、RFID等物流技术及智慧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聚焦网络集货、库存监控、自动分拣、跟踪追溯、货物网上投保、运输费用网上支付等业务组织模式与服务功能领域,积极开展标准化技术创新和先行先试。
2.强化物流标准化应用
加大物流标准的宣传和贯彻实施力度,开展物流标准化专项培训工作,构建物流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物流业标准服务。申请省级物流标准化试点,支持鼓励物流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培育重点物流标准化企业,推广物流标准化应用,带动提升社会物流标准化水平。
3.推动物流绿色化发展
加快物流行业“机器换人”,鼓励物流企业采用自动化、标准化的仓储、包装、分拣、装卸等设施设备,提高物流企业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鼓励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节能型绿色仓储设施,推广集装单元化技术。积极推广新能源物流车辆、铁路集装箱等应用,大力发展专业化公路货车车型以及经济高效、节能环保船舶,鼓励发展厢式运输、带托盘运输、甩挂运输和重载化运输等先进的物流组织模式。
4.加强物流安全发展
深入总结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经验,统筹规划应急物资仓储设施布局,做好能源、粮食、医疗等重要产品应急预案。加强物流安全管理,加大物流安全监督与惩罚力度。认真贯彻执行绿色物流评估认证、能耗和排放监测检测认证等有关制度和标准体系。实施危化品物流仓储、运输数字监管,实现全程信息可查询。加强危化品仓储场地、运输资质、运输条件等标准推广和执行。
5.鼓励物流循环化发展
鼓励包装重复使用和回收再利用,降低流通环节污染,构建循环物流系统。鼓励制造企业加强低成本、无污染、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研发,形成一批绿色包装材料产业园。开展黑色包装袋等特定物质超标包装快递包装专项整治,推广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瘦身胶带。
(六)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1.推动释放物流需求
鼓励和引导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剥离物流业务,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进一步释放物流需求。加强制造业主辅分离,鼓励生产企业实施流程再造,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技术与方法,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业务分离,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等一体化运作。加快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体系,积极培育发展回收物流企业,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将采购、储运业务委托物流公司,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减少库存。优化工业、商贸业聚集区物流资源配置,促进市场繁荣。
2.支持物流企业发展
以产业链为基础,积极培育一批规模大、质量高、有品牌影响力、服务区域物流、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龙头物流企业,带动整个行业的现代化高水平发展。鼓励骨干物流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方向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开展需求规划、采购执行、库存管理、运力资源管理、信息咨询、物流金融等个性化服务。以“扶优扶强”为理念,扶持政策向骨干物流龙头企业倾斜。鼓励物流企业将自身经营优势、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基于云服务的吕梁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项目有机融合,延伸企业服务范围,提高企业物流服务水平,加快龙头企业信息化、信息标准化、信息共享联网的进程。
3.推动A级物流企业评定
大力倡导创建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培育吕梁物流名牌企业,全面提升吕梁物流企业整体水平和行业竞争力。将扶持A级物流企业作为培育龙头骨干物流企业的重要抓手,给予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推动A级物流企业评估和认定工作,出台对A级物流企业的扶持政策,将其纳入政府扶持企业名单等活动中给予扶持倾斜,提供A级物流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方向发展驱动力。
4.加大物流企业招引力度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省内外一些技术装备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的现代物流企业来吕梁市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鼓励外来企业与本地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发展信息化、标准化和绿色化的高水平龙头物流企业。
(七)围绕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优化市场环境。
1.优化市场环境
(1)健全统一市场准入标准
各部门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吕梁市物流领域市场准入制度。深化吕梁市物流行业“放管服”改革。按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原则,简化物流企业开展业务的行政审批手续,最大程度减少对物流企业业务创新的制约。简化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支持开展“一照多址”改革。精简快递分支机构办理手续,全面实施快递末端网点备案管理。深入推进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
(2)保障物流业用地
加强吕梁市物流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衔接。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在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保障。合理保障冷链物流设施用地,在用地安排上给予积极支持,永久性农产品产地预冷设施用地按建设用地管理。完善和落实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土地政策,依法供应物流用地,积极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应按规定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
(3)落实财税优惠政策
确保物流业用电、用水、用气价格与工业同价。各级财政专项资金要将符合条件的快递企业和快递业发展项目纳入预算内重点公益性、基础性设施建设支持范围。参照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市级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智慧平台、航空物流试点企业支持政策。
(4)降低物流企业税费负担
完善物流领域税费政策,总结网络货运交通运输业进项税额应抵尽抵实现方法,避免重复征税。对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降低城市建设配套费、文物勘探费、道路通行费水平。探索阶段性减免煤炭过路费或减半征收政策。督促运输企业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制度,实行进出口环节收费目录清单制。严格落实涉路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一事不再罚和罚款收缴分离制度,在当地政府网站公示货车年度处罚情况。
(5)拓宽金融服务渠道
设立现代物流业发展基金,为优质物流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重点扶持公益性、公共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鼓励吕梁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吸引资金回晋。探索建立利用市场机制筹集资金和合理使用存量资产的新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挂牌上市和并购重组,引导物流企业综合运用债券、私募基金、资产证券化、股权众筹等多种融资工具开展直接融资。
2.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1)推进铁路货运服务提质增效
优化铁路运输组织,优先保障煤炭、焦炭、矿石、钢铁等大宗货物运力供给,持续提升块煤、焦炭、氧化铝等散货集装箱运输比重,推进瓦日出海通道线路充分利用返程运力开展矿石、建材等集装箱运输。提升铁路货运服务水平,依托规划的孝义、柳林、李家湾陆港型综合物流园区,构筑现代物流平台,向企业提供“门到门”“一条龙”的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鼓励煤炭、焦炭、氧化铝、钢铁等相关企业参与大型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签订运量运能互保协议,进一步降低专用线使用成本。
(2)推进公路货运治理
强化公路货运超限超载治理,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治超格局,全面落实各级政府治超工作主体责任,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的治超工作。全市超限超载率控制在0.2%以下。推动货运组织模式创新,大力发展公路甩挂运输,推广网络化、企业联盟、干支衔接等甩挂模式,提高集装箱运输专业化程度。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合理降低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费目录清单和公示制度,严禁违规收费,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完善货车使用ETC非现金支付等优惠政策。促进“互联网+货运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入推进。开展绿色运输企业试点示范,加强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积极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
(3)推动多式联运提速
加快公铁联运通道及枢纽建设,推进城市综合物流枢纽、快递物流园区的布局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强公路与铁路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推进吕梁煤焦物流园、李家湾综合物流园等内陆港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鼓励铁路运输企业增加铁路集装箱和集装箱平车保有量,提高集装箱共享共用和流转交换能力,推广应用45英尺集装箱和35吨敞顶集装箱,促进多式联运政务信息开放共享。
(4)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科学制定吕梁市物流政策,指导城市提高配送车辆通行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合理规划城市货运通道,避免“一刀切”限行。实行分车型、分时段、分路段通行管控,有效释放货运通行路权,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的必要需求。在城市中心区建设一批公共物流配送中心,通过租赁等方式为服务居民生活的物流企业提供必要经营场所。完善城市物流配送装卸、停靠作业设施。指导企业按照《物流建筑设计规范》等标准要求,建设大型物流仓储设施,应用大型分拣作业流水线,便利企业经营。在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并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允许在物流仓储设施内从事再包装等流通加工业务。在货物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追踪的情况下,研究出台允许动检证变更目的地的操作规范,为冷链物流跨区域分拨提供便利。
3.完善物流体制机制
完善现代物流业统计制度。根据吕梁市物流发展实践,依据国家物流行业统计标准,加快研究建立适用于本市物流行业的统计分类标准。研究完善反映物流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高质量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加大对物流统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落实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加快企业样本库扩容提质,加强对物流重点企业运营成本、效率的监测。利用骨干物流平台开展公路物流监测。
构建物流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从物流发展质量、效率、动力、贡献等方面,对吕梁市物流发展质量水平进行客观、全面、可量化的综合性评价,为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4.健全物流信用体系
依托全国及省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积极发挥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和社会征信机构作用,加快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物流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应用,探索建立物流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档案,健全失信黑名单制度,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完善物流供应链信息系统,强化上下游企业的内部信用评级、综合金融服务、系统性风险管理。
五、深入实施物流提升工程
坚持项目为王,积极推进十二大物流工程,续建新建项目85个,项目总投资471.5亿元。
六、健全完善物流发展保障体系
(一)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加强政府引导管理。
成立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在口岸办和市发改委设立办公室,各县区成立相应机构,负责研究协调物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政策,制定发展规划,策划落实重点项目,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组织推进机制,明确物流管理部门职责,构建统分结合、条块联动的现代物流业双重管理体制,工信、发改、统计、交通、商务、邮政、机场、港口等具体行业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物流企业的服务工作。市公安局负责物流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二)深化科技改革创新,鼓励成果转化应用。
全面实施物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科技人员投身创新创业的活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技术转移。支持吕梁市科技型物流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补助项目,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完善研发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三)实施物流人才战略,培育引进专业人才。
结合吕梁市人才需求结构,制定物流人才引进专项政策,拓宽国内国外物流人才交流渠道,采用多种途径引进现代物流人才,开发物流技术人才服务信息平台和创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深化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发挥本土院校优势,加强与知名院校的长期合作,推动物流园区和高校共同建立高校物流、营销、管理等专业实践教学基地,选拔和培养兼具物流理论和实践操作的高端人才,推动吕梁学院、吕梁教育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等高校专业链、人才链深度对接市域企业、园区发展的产业链和创新链。
(四)发挥物流商会作用,促进物流行业发展。
充分发挥吕梁市物流商会作用,协调物流企业之间关系、互通信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协助政府管理物流业。积极搭建学习提升平台、交流合作平台、对接互动平台,推动商会健康发展;积极调研行业发展脉络,为政府建言献策;带动全市仓储物流、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城市配送等产业的集聚升级,进一步推动吕梁地方经济的发展。
解读链接:【图解】市发改委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吕梁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解读
政策咨询:市发改委??8239747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我们
老虎机论坛虎宝博,老虎机论坛七喜博论坛 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吕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网站技术联系电话:0358-8222583
版权所有: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晋ICP备06004910号-1 网站标识码:1411000003